△一、焦三仙:?
是由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组成,由于三味药都有消食化积的作用,所以常常在一起使用,称为焦三仙;常与炒鸡内金是消化积食而常用。
△二、血三仙:?
是由仙鹤草,仙茅、仙灵脾组成。若与*芪大枣配伍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过敏性紫癜,有补虚和止血的功效,还可以用于治疗痈肿疮*和抗肿瘤。独特的仙鹤草,苦涩性平,有收敛止血、补虚消积、止痢和杀虫的功效,可治疗各种出血的病证,如支气管扩张咳血、胃黏膜出血、鼻黏膜出血、大便出血、尿血和月经过多等症。可以治疗腹泻、痢疾和小儿消化不良,重用仙鹤草对慢性结肠炎有良好的效果。对劳累过度、神疲乏力、面色萎*之症,可与仙茅、仙灵脾配伍,名为三仙汤,亦一问治疗肾虚、腰腿酸痛、乏力之症,补肾壮骨、补虚。
△三、*三仙:?
加减治疗各型贫血症。主治:各种类型贫血,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各种因脾肾亏虚所导致的出血,见舌红少苔,脉细数者。
组成:生*芪30克,*精15克,*芩15克,仙鹤草30克,仙灵脾15克,仙茅30克。
功能:温肾健脾、益气生血,刺激骨髓造血。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上9点以后服1次,下午3点以后服1次,每次~毫升。
加减运用:
①(01)出血多者,加白及、茜草、藕节、煅瓦楞子;
②(02)睡眠欠佳者,加五味子、酸枣仁、合欢皮、夜交藤、制首乌、珍珠母、灵磁石;
③(03)饮食欠佳者,加柴胡、枳壳、陈皮、厚朴、炒鸡内金、炒薏苡仁、炒木香、广郁金、制香附、炒麦芽、炒谷芽、六神曲、白豆蔻、阳春砂;
④(04)肝肾阴虚者,加熟地、生地、山药、山茱萸、茯苓、猪苓、芡实、牡丹皮;
⑤(05)肾阳虚者,加金缨子根、锁阳、金毛狗脊、葫芦巴;
⑥(06)伴有乙肝或肝硬化腹水者,加绵茵陈、焦山栀、秦艽、垂盆草、地耳草、虎杖根、平地木、水红花子、地鳖虫;
⑦(07)伴有高血压者,加豨莶草、葛根、甘松、生龙骨、生牡蛎、杭白菊、玉米须;
⑧(08)伴有高脂血症者,加丹参、当归、焦山楂、绞股蓝。
△四、腰三仙:?
由威灵仙,仙茅,仙灵脾组成。常与白朮,薏苡仁相配是腰痛之圣药。
△五、瘟三仙:?
由干地*,牛膝,苍术组成,主治山岚瘴气,时行温疫。以水煎服;或为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50丸,空心酒送下。
干地*――滋阴养血。治阴虚发热,消渴,吐血,衄血,血崩,月经不调,胎动不安,阴伤便秘。
(01)《本经》:主折跌绝筋,伤中,逐血痹,填骨髓,长肌肉,作汤除寒热积聚,除痹。生者尤良。
(02)《别录》:主男子五劳七伤,女子伤中,胞漏下血,破恶血,溺血,利大小肠,去胃中宿食,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益气力,利耳目。
(03)《药性论》:补虚损,温中下气,通血脉,治产后腹痛,主吐血不止。
(04)《日华子本草》:治惊悸劳劣,心肺损,吐血,鼻衄,妇人崩中血晕,助筋骨。
(05)《王好古》:主心病,掌中热痛,痹气痿蹙,嗜卧,足下热而。⑥《本草从新》:治血虚发热,常觉饥馁,倦怠嗜卧,胸膈痞闷;调经安胎。
牛膝――活血化瘀,生用散瘀血,消痈肿。治淋病,尿血,经闭,癥瘕,难产,胞衣不下,产后瘀血腹痛,喉痹,痈肿,跌打损伤。熟用补肝肾,强筋骨。治腰膝骨痛,四肢拘挛,痿痹。
(01)《本经》:"主寒湿痿痹,四肢拘挛,膝痛不可屈,逐血气,伤热火烂,堕胎。
(02)《别录》:"疗伤中少气,男肾阴消,老人失溺,补中续绝,填骨髓,除脑中痛及腰脊痛,妇人月水不通,血结,益精,利阴气,止发白。
(03)《药性论》:"治阴痿,补肾填精,逐恶血流结,助十二经脉。
(04)《日华子本草》:"治腰膝软怯冷弱,破癥结,排脓止痛,产后心腹痛并血运,落胎,壮阳。
(05)《本草衍义》:"与苁蓉浸酒服,益肾;竹木刺入肉,捣烂罨之,即出。
(06)张元素:"强筋。
(07)《本草衍义补遗》:"能引诸药下行。
(08)《滇南本草》:"止筋骨疼,强筋舒筋,止腰膝酸麻,破瘀坠胎,散结核,攻瘰疬,退痈疽、疥癞、血风、牛皮癣、脓窠。
(09)《纲目》:"治久疟寒热,五淋尿血,茎中痛,下痢,喉痹,口疮,齿痛,痈肿恶疮,伤折。
(10)《本草正》:"主手足血热瘙痹,血燥拘挛,通膀胱涩秘,大肠干结,补髓填精,益阴活血。
(11)《本草备要》:酒蒸则益肝肾,强筋骨,治腰膝骨痛,足痿筋挛,阴痿失溺,久疟,下痢,伤中少气,生用则散恶血,破癥结,治心腹诸痛,淋痛尿血,经闭难产,喉痹齿痛,痈疽恶疮。
苍术――芳香化湿,健脾燥湿,解郁辟秽。治湿盛困脾,倦怠嗜卧,脘痞腹胀,食欲不振,呕吐,泄泻,痢疾。
????????????————《方子医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