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经方医学理论体系与修学体系是我们的责任与使命!
系统系列学习采取“+1”模式(详见第48至62期间的说明)。
—————————————————————
按语:近期我们将陆续刊载介绍有关经方辨治精神神经类疾病的文章,希望这些文章能够帮助大家拓宽辨证思路,增加辨治经验,提升临床疗效。自今日始将为大家分部分介绍冯学功主任的“经方治疗神经系统疾病验案举隅”一文,本文是冯主任在一次大型学术报告会上的演讲,虽然语调风趣诙谐,但其复杂的案例、深刻的反思、高度的警醒,至今读来仍有荡气回肠之感,发人深省,催人奋进!
偏瘫也可以这样治疗?—经方治疗神经系统疾病验案举隅(三)
作者/冯学功;编辑/不忘初心
原文:
中风偏瘫的治疗,或补气,或益肾,或平肝,佐以化痰祛瘀通络,似乎是目前治疗该病的常规。有无常规之外的其它疗法?请看下面这个病例:
曾某某,女,55岁。
初诊(年12月9日):右侧肢体偏瘫2个月。2个月前患脑出血(左侧基底节区出血),经治疗遗有右侧肢体活动不利,在他人搀扶下才能行走且不稳,右半身麻木胀痛,乏力,口吐清涎,晨起脸肿,纳可,眠可,小便可,大便干,2日1行。舌淡红苔白,脉弦。高血压病史数年,平素性情暴躁。肢体麻胀,活动不利,性情急躁,从少阳郁热论治,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
处方:柴胡12克,桂枝10克,*芩10克,*参10克,清半夏10克,茯苓30克,龙骨30克,牡蛎30克,大*6克,石菖蒲10,炙甘草6,生姜3片,大枣5个,5剂
二诊(年12月14日):药后半身麻木胀痛及乏力明显好转,活动能力增强,可独自行走约米,大便通畅。舌脉同上。上方基础上加豨签草30克以祛风通络,6剂。
三诊(年12月21日):右半身仍有麻胀,但自感右半身明显有劲了,已能独自上街。近日稍感冒,咳嗽,痰不易咯。舌淡红苔薄白,脉弦。上方加解表及通络之品,继服。
处方:柴胡12克,桂枝10克,*芩10克,*参10克,半夏10克,茯苓30克,龙骨30克,牡蛎30克,大*6克,石菖蒲10,荆芥10克,防风10克,桔梗10克,威灵仙10克,豨签草30克,皂角刺15克,蜈蚣2条,炙甘草6克,生姜3片,大枣5个,5剂。
四诊(年12月28日):走路有劲且稳定性强了,能自行1公里,原生活不能自理,整天坐轮椅,现在能做简单家务了。现头晕,右侧肢体麻木,面部及双上肢轻度浮肿,感冒未愈,鼻流清涕,咳嗽,咯白痰,无恶寒发热。舌淡红苔薄白,脉弦。在上方基础上再加白芷10克,辛夷10克,桔梗10克,前胡10克,羌活10克,汉防已10克,以解表利水,3剂。
按:中风偏瘫,右半身麻胀不适,一般多用化痰祛瘀、益气通络之属治疗。《伤寒论》条载有“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一身尽重,不可转侧”与偏瘫表现有相似之处,加之此患者性情急躁,面肿,从少阳枢机不利,阳气郁滞,不能宣达论治也是可行的,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也反证了这种认识的合理性。
作者简介:冯学功,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医院脑病科主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常委,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常委,第二届首都群众喜爱的中青年名中医,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已主持完成课题5项(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在研课题3项。获省厅级科技进步奖2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6篇,主编著作2部,副主编2部,参编6部。目前致力于中西医结合中风单元的建设及中医经方治疗疑难杂病的临床与研究工作。
胡希恕经方医学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