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近两年中药材价格普遍上涨,给用药企业增加不少生产成本压力,中成药提价成为药企共同的呼声。有行业观察人士表示,“几乎所有药企提到涨价原因时都无奈地表示原料成本上涨是主因。”随着消费升级,优质中药涨价也是大势所趋。
真正牟取暴利者是谁
往往涨高价的药材持续的时间不长,可是,有人总是拿少数高价药材说事,并给戴上炒作的帽子。真正牟取药材暴利的不是药商,而是药店、中医院或千千万万个私人诊所。
例如:丹参饮片,在亳州药材市场上多卖价30-35元/公斤,优质货也不过卖价40元左右,而药店则卖出了0.1元/克,猛一看价格不高,但是,仔细一算,划到元/千克。无论是药店、中医院或大小诊所,中药饮片都是以克定价,高出市场价几十倍,甚至上百倍。有些药材价格已经掉了,他们还在继续高价卖出,为何有人视而不见?
中药材价格上涨,有着多种因素,单单归罪于某些人炒作只能是主观臆断,给买货囤积者蒙上不白之冤。中药材是特殊商品,为应对某些药材突然上涨,用药企业应建立重点品种的信息监测,预警体系,把握原料药材价格变化,提前进行收储,以减轻涨价后生产成本压力。
自然灾害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灾害频繁,如:低温冻害、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是可遇不可求的。易受冻害影响的药材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