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当地资源优势
铺就富民“好路子”以市场为导向发展规模化特色化种植产业激活乡村产业振兴引擎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种植中药材致富有“良方”近年来,张古庄镇尖村营村坚持把中药材种植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和增加村民收入的主导产业,以产业促进发展,帮助村民增收致富。在尖村营村威灵仙种植田里,处处呈现出一派忙碌的丰收景象。村民们在机械的帮助下,将成熟的威灵仙采挖、筛泥、去枝条,再运送至加工厂,经过多次除灰、清洗、晒干,最后销往保定安国、安徽亳州等地。合作社负责人张彦泽说:“今年带来的效益不错,一共能收入三、四百万,能以点带面,增加村民收入。”(建议WiFi下观看)
尖村营村结合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种植,积极探索种植新方式、新品种,种植威灵仙、白芍、白芷、毛知母、沙参、薄荷等多种中药材余亩,年产量近千吨,年产值约万元。尖村营村党支部书记黄占军说:“尖村营村依托专业合作社,流转村内土地余亩,带动全村20多户,通过密植梨间作中药材的种植模式,使中药材成为我镇的一个特色产业,带动村民致富。”(建议WiFi下观看)
下一步,张古庄镇将采取“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大力推广规模化种植,实现产业效益和促农增收双提升、双丰收。种下晚熟桃收获致富果近日,马庄乡三间房村的晚熟硬桃陆续进入采摘收获期,晚熟桃巧打错峰上市牌,凭借个大质优、脆甜可口等特点,给果农带来了收益。走进桃林,阵阵桃香扑鼻而来,一颗颗硕大饱满的桃子缀满枝头,令人垂涎欲滴。果农们正忙着采摘、套袋、装箱,新鲜的桃子即将发往全国各地。马庄乡三间房村果农王少华说:“这个桃的品种叫映霜红,属于极晚熟品种,上市时间晚,这几年的价格比平常吃的桃要高一块多钱,亩收入在七八千块钱,收入还挺可观的。”(建议WiFi下观看)晚熟桃生长周期长,含糖量高,果肉绿中泛红,口感脆甜,深受消费者喜爱。每到成熟季,全国各地的客商纷纷上门收购,今年价格在每斤4元左右。与此同时,周边游客也前来采摘尝鲜,进一步拓宽了果农的增收渠道。近年来,马庄乡将农业产业和休闲旅游相结合,探索出一条“农旅融合、以农促旅、以旅富农”的发展之路,产业链和价值链得到进一步延伸,越来越多的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增收致富。生姜喜丰收土里冒出“金疙瘩”近日,中里厢乡北里厢村生姜迎来大丰收。走进生姜种植地,浓郁的姜香伴着泥土的芬芳扑鼻而来。采收生姜的工人们正忙着给生姜清理泥土、剪枝、装筐、整理、搬运……干劲十足。不一会儿,一筐筐个头饱满、色泽鲜亮的生姜就整整齐齐地堆码在田间地头,一派繁忙丰收的景象。北里厢村生姜种植户王金山:“我今年种植了15亩生姜,现在每亩收入在3万左右。”(建议WiFi下观看)
王金山种植生姜已经有5个年头了,一直不断摸索生姜种植技术和田间管理,近几年靠着种植生姜,日子越过越红火。眼下正是生姜丰收季,王金山雇用村民帮忙收获生姜,小小生姜成为当地村民就业致富路。近年来,中里厢乡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积极探索打造“一村一品”,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让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大力发展
特色种植优势产业
把中药材、林果业等特色种植
作为产业发展、产业兴旺的基石
让增收致富有希望
让乡村振兴有盼头
来源张古庄镇马庄乡中里厢乡图文
市融媒体中心综合编审
周莉刘思萌主编
张严文监制
满建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