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天然中药材资源的品种较为丰富。历时近10年进行的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目前有药用植物、动物和矿物12,种,其中药用植物11,种以上,药用动物种,药用矿物80种。调查了种常用药材,其中包括种大宗植物药材和29种动物药材,其野生资源总蕴藏量约为万吨。
价格涨幅惊人
我国野生药材资源极为丰富,但乱采滥猎情况十分严重,有些药材经过长期的无序采挖,野生资源在不断萎缩,其价格也因产量锐减而不断攀升。如:年羚羊角价格在元左右/公斤(下同),目前市场价格已涨至元以上;年天然牛*价格在9万元上下,年高升至17万元;年冬虫夏草的市场价为2.8万元(条),年攀升至15万元;年全蝎价格在元(清水)上下波动,年已涨至2元;年水蛭在元(清水)左右,年价格高升至1元以上。
从以上这些药材十几年的价格变化不难看出,价格涨幅之大是惊人的。其它野生药材在这十几年中也有不小的变化,如:羌活、光慈姑、苍术、赤芍、白鲜皮、威灵仙、地骨皮、茜草、刺五加、广豆根、白茅根、苦参、粉防己、节菖蒲等。
资源严重短缺
尽管有不少野生药材在涨价过程中出现了回落,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价格又继续上扬,总体趋势是上涨的。野生药材价格之所以不断上涨,主要是资源在不断减少,盲目采收、竭泽而渔,导致多数野生药材面临严重的资源短缺,甚至枯竭。
随着中药材需求的增加,一些野生药材被大量采挖,有些品种已频临灭绝,为此,年国务院就发布了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但这并没有改变野生药材日益遭受破坏的局面。
受资源减少及价格上涨刺激,一些药材到了越挖越少的地步。如广豆根,六年前每年可以采挖上千吨,近几年只能采挖吨~吨,且每年还从越南、老挝、尼泊尔等周边国家进口不少货源。野生资源正在减少的药材白及、粉防己、白鲜皮等都到了这种地步。
生长环境的不断缩减
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居住环境的改善,一些荒山河滩以及废弃田地被开垦,导致野生药材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野生药材不断遭遇毁灭式采挖,资源越来越少,这一情况令人忧心忡忡。排除生态环境恶化、资源利用不合理等因素外,在经济利益的趋动下,毁灭式的采挖是导致野生药材资源日益枯竭的主因。如果野生药材在遭遇破坏不太严重的情况下,恢复期短则大约为3~5年,长则需10~20年。
我国正加快城镇化建设,更多的农民落户城市,采收野生药材的人员越来越少,同时,劳动工费的提高,低价药材少人去采收。也许十年、二十年过后,有些药材不但无药可采,还将无人去采。
到时,野生药材价格能涨多高,确实无法预测。因此,随着野生药材资源的不断萎缩以及采收人群的减少,未来野生药材价格仍有上升空间。
来源:中国药材市场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