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令三伏,阳气旺盛。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马上就要来了,来看看今年的三伏时间表↓↓
初伏加强7月1日-7月10日初伏7月11日-7月20日中伏7月21日-8月9日末伏8月10日-8月19日未伏巩固8月20日-9月3日
三伏长是夏天最容易生病的时间段,要如何养生保健,才能帮助人们安度伏天呢?
中医养生讲究“冬养三九,夏养三伏”,无锡太医堂老中医提醒三伏天既要注意降温防暑,又要跟着节气来养生调养,才能增强体质。
//一、注意饮食//
三伏天气候炎热,饮食应以“多酸多甘、补气去火”为原则,可选用一些消暑粥来滋补身体,补气清暑、调理脾胃,如薏米赤小豆粥、绿豆百合粥、冬瓜莲子粥、荷叶绿豆粥等,药粥对老人、儿童、脾胃功能虚弱者最适宜。伏天喝粥,可加山药、茯苓等药材,祛湿效果会更好。
多吃具有祛火作用的新鲜蔬果,如苦瓜、西红柿等,慎食辛辣刺激、肥甘油腻食物,少喝冷饮。夏季注意补水,不能等到感觉口渴之后才喝水,每天至少喝毫升水。
伏天吃两瓜
1吃苦瓜:入伏祛痱子
中医认为,苦瓜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暑、清心除烦、健脾开胃、益气解乏、益肾利尿的作用。如果发现自己身上长痱子,可以食用一些苦瓜。
2丝瓜:入伏平痰喘
丝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植物黏液、木糖胶等物质,全身都可入药。而且丝瓜可谓是三伏天里清热泻火、凉血解*的“好帮手”。
丝瓜性寒,具有消暑利肠、祛风化痰、凉血解*的功效。如果出现痰喘咳嗽、热病烦渴等也不妨试试吃点丝瓜来缓解。
//二、护心养心是关键//
“汗为心之液”,夏天汗液大量排泄,不仅伤心气,还会导致心阴虚,容易受到暑热邪气的侵犯,所以伏天养心显得尤其重要,尤其对于本身有心脏病的患者。饮食上可吃些红枣、红豆、樱桃等红色食物,可起到养心、温阳、助眠的功效。
注意冷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诱发感冒。要保持心态平和,避免生气,尽量做到“心静自然凉”,防止“情绪中暑”危害身心健康。
//三、清热除湿莫忽视//
三伏天闷热潮湿,人体很容易被湿邪侵袭。平时可以多按摩足三里、承山穴,还可以选择背部拔罐及背脊两侧刮痧,都可以起到祛除湿邪、调和营卫之功效。
另外,睡前用热水泡脚,有健脾、除湿、通经、利水等作用,还能提高睡眠质量。对于大部分人,伏天用40℃左右的热水泡脚就可以。若出现四肢乏力、发困、食欲减退等症状,可以在热水中加上威灵仙(祛湿)20克,苍术(通经)15克,白术(健脾)15克,效果会更好。
//四、冬病夏治别错过//
三伏天气温高、阳气盛,人体腠理疏松,经络气血流通,有利于药物的渗透与吸收。选用具有辛温祛寒作用的药物贴于特定穴位,通过经络传导,温补阳气、驱寒祛邪,可达到“冬病夏治”的效果。
冬病夏治方法很多,除了三伏贴,还有三伏天针刺,三伏天拔火罐、三伏灸等。可以根据病症不同,选择相应的防治措施。
无锡太医堂专家推荐精选文章
1.夏季脾脏易受伤!补脾,认对证型很重要
2.卵巢癌中医是如何治疗?
3.肾虚多是后天失养所致,五招助您养好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