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阅读原文”免费获取中药导学课。听老师详细介绍备考战略,不走弯路。
1第一章解表药第一节辛温解表药
麻*: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说明:利水=利尿;解表宜生用、平喘宜蜜炙;发汗力强、故表虚自汗、阴虚盗汗、肾虚咳喘者忌用
香薷:发汗解表、和中化湿、利水消肿
说明:相如、将相和;夏月之麻*;中多指脾胃
生姜: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桂枝:发汗解肌、温通经脉、通阳化气
说明:与内桂同出:共有温通经脉
紫苏:发表散寒、行气宽中、安胎、解鱼蟹*
荆芥:散风解表、透疹止痒、止血
说明:炒炭止血、风寒风热均可使用、带刺一般入血分
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
说明:入气
细辛: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
说明:1-5g、细辛不过钱过钱命相连、肺热喘咳、少阴经头痛
白芷:发散风寒、通窍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说明:带白字一般有美白之功、入手足阳明经)(人有三急、解通燥消
辛夷:散风寒、通鼻窍
苍耳子:散风寒、通鼻窍、除湿止痛、止痒
说明:前四种均宣通鼻窍、苍耳子有小*孕妇不可用
羌活: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说明:上行;与独活是兄弟
藁本:发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西河柳:发表透疹、祛风除湿
第二节辛凉解表药
薄荷:宣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
说明:不和-矛盾-生气;疏肝解郁、后下
牛蒡子:疏散风热、宣肺利咽、解*透疹、消肿疗疮
说明:解*消肿、滑肠
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祛风止痛
说明:诸子皆降、蔓荆独升、以子明目
蝉蜕:疏散风热(外风)、透疹止痒(外)、明目退翳(眼)、息风止痉(地下*)
说明:利咽开音;即能祛外风、又能息内风
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凉血止血
菊花: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
说明:清热解*-四、死、寺
柴胡: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弱)
葛根:解肌退热、透疹、生津、升阳止泻(中)
说明:生津止渴
升麻:发表透疹、清热解*、升举阳气(强)
浮萍: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水消肿
淡豆鼓:解表、除烦
木贼:疏散风热、明目退翳、止血
2第二章清热药第一节清热泻火药
石膏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收湿敛疮、生肌止血。
说明:本品为清泻肺、胃二经气分实热之要药;白色入肺
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即能清实热、又能清虚热、兼长于滋阴润燥)
说明:性寒质润、有滑肠作用、故脾虚便溏者不宜用;骨蒸-配*柏
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消肿止痛(酒杯-厕所-小便)
说明:侄子两度失火、总尿;清热利尿:湿热*疸、热淋血淋、湿热带下、阴囊湿疹
夏枯草:清肝明目、散结消肿(心、胃、肝、三火)
说明:王老吉、目赤肿痛、头痛眩晕、目珠夜痛;瘰疬、瘿瘤、乳痈肿痛
芦根: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
说明:甘寒、清热生津-清肺热-肺热咳嗽;清胃热:胃热呕哕
天花粉:清热生津、清肺润燥、消肿排脓
说明:肺痈吐脓清肺排脓
竹叶:清热除烦、生津、利尿
淡竹叶:清热除烦、利尿环球卓越
决明子: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说明:以子明目、决定眼睛明亮的种子、种子与仁类多脂多可润肠
密蒙花:清热养肝、明目退翳
谷精草:疏散风热、明目退翳
青葙子:清肝泻火、明目退翳
第二节清热燥湿药
*连:清热燥湿、泻火解*
说明:中焦温热;心、胃、肝火
*柏:清热燥湿、泻火解*、退虚热
说明:下焦;除骨蒸
*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止血、安胎
说明:上焦
龙胆: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说明:既能清肝胆湿热、又能泻肝胆实热
苦参: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利尿
说明:复方苦参洗剂;疥疮顽癣、湿疹瘙痒、皮肤瘙痒
第三节清热凉血药
生地*: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润肠
说明:斑疹吐衄;阴虚内热、骨蒸劳热
玄参: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散结、润肠
说明:解*利咽之要药、虚实咽痛均可疗
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退虚热
说明:清热凉血力强、无汗之骨蒸之要药
赤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清肝火
说明:用治肝热目赤翳障
紫草:凉血活血、解*透疹
说明:治痘疹要药;小宝宝红屁股-紫草油
水牛角:清热凉血、泻火解*、定惊
第四节清热解*药
金银花:清热解*、疏散风热
连翘:清热解*、疏散风热、消肿散结、利尿
说明:疮家圣药;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鱼腥草:清热解*、排脓消痈、利尿通淋
说明:肺痈环球卓越整理
败酱草:清热解*、消痈排脓、祛瘀止痛
蒲公英:清热解*、消痈散结、利湿通淋(以此为中心、与上下两行区别)
说明:公英妈妈-治乳痈
紫花地丁:清热解*、凉血消肿
说明:善疗疔*
野菊花:清热解*、疏风平肝
说明:清肝经热*
大青叶:清热解*、凉血消斑、利咽消肿
说明:善解心胃热*而利咽、偏于凉散凉血消斑
板蓝根:清热解*、凉血、利咽
说明:偏于清解、以解利咽
青黛:清热解*、凉血消斑、定惊
说明:长于清肝泻火定惊;青入肝
射干:清热解*、祛痰利咽、散结消肿
说明:痰盛咳喘
山豆根:清热解*、消肿利咽
说明:清火力强
马勃:清肺、解*、利咽、止血
白头翁:清热解*、凉血止痢
说明:热*血痢良药
马齿苋:清热解*、凉血止血、通淋
说明:两只马死、痢疾;凉血止血-两只、清热解*-死
鸦胆子:清热解*、燥湿杀虫、止痢截疟、腐蚀赘疣
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消痈、利湿
说明:通淋、热淋、癌症;善解蛇*
半边莲:清热解*、利水消肿
说明:半边脸、睡肿;善解蛇*
半枝莲:清热解*、散瘀止血、利水消肿
土茯苓:解*、利湿、通利关节
说明:梅*要药、汞*、痈肿疮*
牛*:清热解*、息风止痉、化痰开窍
熊胆:清热解*、明目、止痉
说明:息风止痉、清肝明目
穿心莲:清热解*、燥湿
垂盆草:清热解*、利湿退*
白鲜皮:清热解*、祛风燥湿、止痒
大血藤:清热解*、活血止痛、祛风通络
金荞麦:清热解*、祛痰排脓、散瘀止痛
重楼:清热解*、消肿止痛、息风定惊
木蝴蝶:清热利咽、疏肝和胃
第五节清虚热药
青蒿:退虚热、凉血、解暑、截疟
说明:青蒿鳖甲汤:阴虚发热、骨蒸劳热
地骨皮:退虚热、凉血、清肺降火、生津
说明:肺热咳嗽;津液不足的有汗之骨蒸
白薇:退虚热、凉血清热、利尿通淋、解*疗疮
银柴胡:退虚热、清疳热
说明:小儿食积的热=疳
胡*连:退虚热、除疳热、清湿热、解热*
说明:清热燥湿
5第三章泻下药第一节攻下药
大*:泻下攻积、清热泻火、解*止血、活血祛瘀(区别虎杖)
说明:大*狗两度吓公鸡、火原因:鱼
芒硝:泻下、软坚、清热、回乳(外用)
说明:玄明粉;含含水硫酸Na2SO4*10H2O
芦荟:泻下、清肝、杀虫
说明:肝经火盛;小儿疳积、外用治癣疮
番泻叶:泻热通便、消积健胃
第二节润下药
火麻:仁润肠通便
说明:仁多脂润肠
郁李仁:润肠通便、利水消肿
第三节峻下逐水药
甘遂:泻水逐饮、消肿散结
说明:风痰癫痫
京大戟:泻水逐饮、消肿散结
红大戟:泻水逐饮、消肿散结
芫花:泻水逐饮、祛痰止咳、外用杀虫疗疮
说明:花坛虫环球卓越整理
千金子:泻火逐饮、破血消癥
巴豆:泻下冷积、逐水退肿、祛痰利咽、蚀疮生腐
说明:寒积便秘
牵牛子:泻下、逐水、去积、杀虫
5第四章祛风湿药
独活:祛风湿、止痛、解表(下行)
说明:风寒湿痹、尤治下半身的风湿痹痛;少阴头痛;与羌活是兄弟
威灵仙:祛风湿、通经络、消痰水、治骨鲠
说明:铁脚威灵仙、白糖和醋煎、熬汤服下去、鱼骨软如绵;性走串、伤正气、气血虚弱者慎服
川乌:祛风除湿、散寒止痛
说明:乌:散寒、草乌川乌乌头;寒痹要药、痛甚者宜;煎服1.5-3g、宜先煎久煎
蕲蛇:祛风通络、定惊止痉
说明:小儿惊风、破伤风;风湿顽痹、中风半身不遂
乌梢蛇:祛风通络、定惊止痉
雷公藤: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杀虫解*
说明:诸蔓藤索、均祛风通络;雷:杀虫
海风藤:祛风湿、通经络
说明:祛风作用较强
青风藤:祛风湿、通经络、利小便
说明:清风牌手纸
木瓜:舒筋活络、化湿和中、生津开胃
说明:化湿和胃:吐泻转筋;瓜类药:生津
伸筋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
说明:路路通祛风活络、利水、通经下乳、止痒
五加皮: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利水
说明:皮:以皮利水;宁拿一把五加金银再多不拿;利水:消肿、脚气;为强壮性祛风湿药,尤宜老人和久病体虚的患者
桑寄生: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说明:安胎:崩漏经多、妊娠漏血、胎动不安
千年键:祛风湿、强筋骨
香加皮:祛风湿、强筋骨、利水消肿
鹿衔草:祛风湿、强筋骨、调经止血、补肺止咳
祛风湿清热药(风湿进一步发展成热、红肿热痛)
秦艽:祛风湿、舒筋络、清虚热、利湿退*
说明:交:筋脉纠缠不清疼痛;骨蒸潮热;风中润药
防己:祛风湿、止痛、利水
徐长卿:祛风止痛、活血通络、止痒、解蛇*
豨签草:祛风湿、通经络、清热解*、降血压
臭梧桐:祛风湿、通经络、降血压
说明:嫩枝及叶入药、降血压不宜久煎
桑枝:祛风通络、利水
络石藤:祛风通络、凉血消肿
说明:石:一般清热、入血:凉血
丝瓜络:祛风通络、化痰解*
说明:活血行气
穿山龙:祛风除湿、活血通络、化痰止咳
说明:风+寒+湿=痹味多辛苦
5第五章芳香化湿药
广霍香:化湿、止呕、发表解暑
说明:藿香正气水
佩兰:化湿、解暑
苍术:燥湿健脾、祛风湿、发汗、明目
说明:湿滞中焦证;夜盲、眼目干涩
厚朴:燥湿、行气、消积、平喘
说明:大沉气汤:大*-攻积、枳实、芒硝-软坚、厚朴-小兵
砂仁:化湿行气、温中止泻、安胎
说明:中下二焦
白豆蔻:化湿行气、温中止呕
说明:中上二焦
草豆蔻:燥湿行气、温中止呕
草果:燥湿温中、除痰截疟
7第六章利水渗湿药
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安神(心脾两虚、气血不足之心神不安)
说明:淡味、药性平和、祛邪扶正、补而不峻、利而不猛、可用于寒热虚实各种消肿
薏苡仁: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清热排脓
说明:肺痈、肠痈;清热不伤胃、补脾不滋腻、渗湿不峻利、为清补淡渗之品
泽泻:利水渗湿、泄热
说明:择泻:选择性地泄热-肾脏;六味地*丸
车前子:利水通淋、渗湿止泻、明目、清肺化痰
说明:马尿血吃车前的草;清肝明目:翳障;渗湿止泻:利小便以实大便
滑石:利水通淋、清解暑热、外用清热收敛
木通:利水通淋、泄热、通经下乳
说明:上清心经之火、下泄小肠之热:口舌生疮、心烦尿赤
通草:利水清热、通气下乳
金钱草:利水通淋、除湿退*、解*消肿(皇陵独种金钱草)
说明:热淋、石淋;湿热*疸;金字*色:多利湿退*
茵陈:清热利湿、退*
说明:利湿退*、湿热*疸要药
萆薢:利湿浊、祛风湿
说明:膏淋、白浊:善利湿而分清去浊、为治膏淋要药;萆薢=痹解、解除痹症
海金沙:利尿通淋、止痛(宜包煎、肾阴亏虚者慎服)
说明:尤善止尿道疼痛、为治诸淋涩痛特别是砂淋之要药
瞿麦:利尿通淋、破血通经
萹蓄:利尿通淋、杀虫止痒
石苇:利尿通淋、清肺止咳、凉血止血
冬葵子:利水通淋、下乳、润肠通便
灯心草:利尿通淋、清心除烦
说明:心烦失眠、口舌生疮
地肤子:利尿通淋、祛风止痒
说明:药力平和不伤阴、止疮疹瘙痒要药;皮肤、多治皮肤病
猪苓:利水渗湿
广金钱草:清热除湿、利尿通淋
连钱草:利湿通淋、清热解*、散瘀消肿
说明:利水退肿:水肿、小便不利。利尿通淋:淋证。利湿退*:湿热*疸。
7第七章温里药
附子: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说明:回阳救逆第一要药;温肾、脾、心、卫阳;辛热燥烈、补火散寒、温通周身之阳气。凡上下内外果有真寒、无所不用
干姜:温中、回阳、温肺化饮
说明:温散肺寒而化痰饮之义
肉桂:补火助阳、引火归元、散寒止痛、温通经脉
说明: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肾阳亏虚上浮的虚火下归于肾
吴茱萸:散寒止痛、疏肝下气、燥湿止泻
说明:吴国朱大夫;虚寒泄泻-五更泻
丁香:温中降逆、温肾助阳
说明:长于温中降逆、治疗呕吐、呃逆之要药
小茴香:散寒止痛、理气和胃
说明:善暖中下二焦、尤以散寒止痛见长、治寒疝要药、肝经
荜茇:散寒止痛
高良姜:散寒止痛、温中化呕
说明:姜:温中
花椒:温中止痛、杀虫止痒
8第八章理气药
陈皮:理气调中、燥湿化痰
说明:和胃止呕:呕吐呃逆;寒者配生姜、热者配*连
枳实:破气消积、化痰除痞(未成熟-破-酸-消积)(痞-气机不畅)
说明:能增强胃肠及子宫收缩力、故可用于胃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脏器下垂
枳壳:理气宽中、行滞消胀
说明:接近成熟-行气宽中
木香:行气、调中、止痛
生用行气力强、煨用行气力缓而实肠止泻、用于泄泻腹痛
沉香:行气止痛、温中止呕、温肾纳气
说明:入水即沉、下行;注意用法
川楝子:行气止痛、杀虫、疗癣
说明:肝郁化火所致诸痛
薤白:通阳散结、行气导滞
说明:上能行胸中之阳气、散阴寒之凝结。下能行胃肠之气滞、具有行气导滞之功
青皮:疏肝破气、消积化滞
说明:色青入肝、未熟-破气-酸-消积
荔枝核:行气散结、祛寒止痛
说明:荔枝色红、形似睾丸;李白睾丸肿痛-荔枝核
乌药:行气止痛、温肾散寒
甘松:行气止痛、开郁醒脾
青木香:行气止痛、解*消肿
玫瑰花:行气解郁、活血止痛
梅花:疏肝解郁、和中、化痰
佛手:疏肝理气、和中、化痰
香橼:疏肝理气、和中、化痰
香附:疏肝理气、调经止痛
橘红:行气宽中、燥湿化痰、发表散寒
化橘红:理气宽中、燥湿化痰、消食
柿蒂:降气止呕
10第九章消食药
山楂:消食化积、活血散瘀
说明:色红入血;酸-化积-增加肉腐熟的速度
麦芽:消食和中、回乳、疏肝
莱菔子:消食除胀、降气化痰
鸡内金:运脾消食、固精止遗、化坚消石
神曲:消食和胃
稻芽:消食和中、健脾开胃
10第十章驱虫药
使君子:杀虫消积
说明:刘使君;用于蛔、蛲虫。小儿疳积;煎服9-12g、捣碎。小儿每岁1-1.5粒、不超20粒/日、空腹服、每日1次连用2-3日。
雷丸:杀虫、消积
说明:因含蛋白酶、不宜入煎剂
槟榔:杀虫、消积、行气、利水、截疟
说明:槟榔妹销汽水被截杀、抢走江涛30-60元
贯众:杀虫、清热解*、止血
说明:观众、杀死两只虫
南瓜子:杀虫
说明:甘平不伤正气、杀绦虫;研粉60-g
鹤草芽:杀虫
说明:不入煎剂、因有效成份几乎不溶于水)(研粉30-50g/日
苦楝皮:杀虫、疗癣
榧子:杀虫、润燥
编辑推荐
1.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