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白癜风高血压是我国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最大的危害在于导致慢性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脑中风等。高血压的患病率高,而且成逐年上升趋势。目前中国成年人中有2.7亿高血压患者,占总人口的18.8%,部分北方地区甚至高达30%,另外有3亿人为正常高值血压,情势实在堪忧。高血压患者中,尤其有一类更是高危人群,那就是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研究表明,高血压并发糖尿病的老年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主要心血管事件、冠心病事件和脑中风的发生率显著增高,死亡率升高达7倍以上,被认为是“致命的组合”。不幸的是,这类患者并不在少数:有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中合并糖尿病的比例超过三分之一,而糖尿病患者中合并高血压的比例超过6成。
针对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以及三高症患者清眩治瘫丸均有确切的疗效。以下是相关临床文献报道。
清眩治瘫丸(水蜜丸)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王伟,李朝阳
(医院)
摘要:目的评价清眩治瘫丸(水蜜丸)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糖尿病门诊患者40例,采取随机方法分为观察(20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患者均日服降糖药物吡格列酮或盐酸二甲双胍,降压药物为硝苯地平缓释片。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清眩治瘫丸(水蜜丸)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中医证候疗效、血压和糖尿病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后观察组除空腹胰岛素(FNS),其余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对照组仅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收缩压(SB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FBG、HbA1c,SBP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胰岛素抵抗指数(ISI)有改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眩治瘫丸(水蜜丸)能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气滞血瘀患者临床症状,提高胰島素敏惑性,减轻胰島素抵抗状态,从而降低FBG、血压和HbA1c。
关键词:清眩治瘫丸(水蜜丸);2型糖尿病;高血压
2型糖尿病是一种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其病理缺陷表现为胰岛素抵抗(IR)和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引起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据报道,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时,其心血管、神经疾病发病率几乎高出正常人群的两倍。因此合理应用降压药是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关键。根据年版药典记载,清眩治瘫丸(水蜜丸)由天麻,酒蕲蛇,僵蚕,全蝎,地龙,铁丝威灵仙,制白附子,决明子,牛膝,没药(醋炙),血竭,丹参,川芎,赤芍,玄参,桑寄生,葛根,醋香附,骨碎补,槐米,郁金,沉香,枳壳(炒),安息香,人参(去芦),炒白术,麦冬,茯苓,*连,*芩,地*,泽泻,法半夏,*芪,山楂,水牛角浓缩粉,人工牛*,珍珠,冰片共计39味药配伍组成,具有平肝息风,化痰通络之功效。实验报道清眩治瘫丸(水蜜丸)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大鼠有一定的治疗作用[1]。因此,本研究采用清眩治瘫丸(水蜜丸)治疗2型糖尿病〔DM)合并高血压病气滞血瘀证患者,通过对患者相关指标的观察,评价其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
1资料与方法
1.1诊断标准(1)西医诊断标准:糖尿病诊断标准根据年WHO诊断标准[2];高血压病诊断标准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要点[3]。(2)中医诊断标准: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中糖尿病、高血压病诊断标准,属气滞血瘀内阻证。(3)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年龄40岁-75岁;糖尿病、高血压病病程1年。(4)排除标准:1.使用胰岛素治疗者;2.肝、肾功能异常者,或合并心、脑、肾功能衰竭者;3.急性应激状态如严重感染,糖尿病酮症酸中*等;4.对本药过敏者;5.不愿合作及精神病患者,合并其他原发性疾病者;6.继发性高血压患者。
1.2一般资料40例研究对象均为本院年10月-年11月中医科的门诊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0例。其中观察组男10例,女10例,年龄61.8岁±10.5岁,病程10.3年±2.6年。对照组男6例,女14例,年龄63.2岁±6.1岁,病程10.0年±4.2年。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方面均具有可比性(P0·05)。
1.3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每日口服降糖药物吡格列酮或盐酸二甲双胍;降压药物为硝苯地平缓释片,疗程为8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中成药制剂清眩治瘫丸(水蜜丸)治疗,疗程为8周。
观察过程基础治疗相同。基础治疗包括对除高血压外其他并发症的治疗,糖尿病人的教育、心理调整、饮食控制,并要求适当锻炼。
1·4观察指标(1)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4]分为:临床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0%;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1%一90%;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一70%;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30%。计算公式采用尼莫地平法,即:(治疗前积分一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2)袖带血压: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3)糖尿病相关指标:空腹血糖(FBG)、空腹血浆胰岛素(FNS),糖化血红蛋白(北AIC);胰岛素敏感指数(ISI),为空腹血糖与胰岛素乘积的倒数(1/(FBGxFNS).若其为非正态分布,统计时采用其自然对数转换为接近正态分布后进行比较。
1.5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结果采用x±s表示,差值采用d±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记数资料采用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研究结果
2·1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中医证候疗效:试验组显效15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7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比较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SBP、DBP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SBP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两组治疗前后FBG、FINS、HbA1c及ISI测定结果比较治疗后试验组除FNS外,其余指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提示治疗后IR状态改善明显;而对照组仅FBG、HbA1c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FBG、AI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见表2)。
3.讨论
糖尿病归属于中医学“消渴病"范畴,中医认为消渴病多因先天禀赋不足,素体阴虚,饮食失节,情志不遂或劳欲过度所致,其主要病机是由于正气渐虚、邪气渐盛的过程,多由阴虚热盛向气阴两虚、气虚血瘀、阴阳两虚逐渐发展,血瘀贯穿疾病过程的始终。高血压病发展至中、后期,可产生诸多病理产物,以痰和瘀为最常见。临床研究也表明糖尿病患者并发血管病变,都与血瘀证密切相关,中药不仅可改善外周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状态,还能够改善糖脂代谢,从而抗动脉粥样硬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因此,临床上活血化瘀治法贯穿于治疗过程中。
清眩治瘫丸(水蜜丸)由天麻,酒蕲蛇,僵蚕,全蝎,地龙,铁丝威灵仙,制白附子,决明子,牛膝,没药(醋炙),血竭,丹参,川芎,赤芍,玄参,桑寄生,葛根,醋香附,骨碎补,槐米,郁金,沉香,枳壳(炒),安息香,人参(去芦),炒白术,麦冬,茯苓,*连,*芩,地*,泽泻,法半夏,*芪,山楂,水牛角浓缩粉,人工牛*,珍珠,冰片共计39味药配伍组成,具有平肝息风,化痰通络之功效。现代研究表明其可改善DM心脑血管及神经系统并发症的症状及体征。其组方成分中丹参含多种化学成分,其中丹参酮药理作用相当广泛,可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流速和流量,扩张微循环,增加末梢组织对血氧的利用,改善神经内膜的缺氧,抑制醛糖还原酶等。三七主含三七皂苷、*酮苷,天麻含有天麻素等,能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增强机体对缺氧的耐受力,与丹参合用有协同作用,人参中的人参皂苷,*芪中的*芪多糖具有激活免疫细胞的功能,可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
本次实验通过观察具有平肝息风,化痰通络的清眩治瘫丸(水蜜丸)对2型糖尿病(DM)合并高血压病气滞血瘀证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血压和糖尿病相关指标,结果显示:清眩治瘫丸(水蜜丸)不仅能降低2型糖尿病〈DM)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糖、增强外源性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血糖代谢,抑制摄糖后血糖持续升高,同时能够协同降压作用,表明清眩治瘫丸(水蜜丸)对2型糖尿病(DM)合并高血压病气滞血瘀证患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陈长青,侯少贞,蒋东旭等·清眩治瘫丸治疗2型糖尿病大鼠的实验研究〔J〕·
[2]叶任高.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3]刘力牛·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年修订版全文)
[4]郑筱英.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
百年传承清眩治瘫丸,五朝御用名方,精选39味道地药材,四方一药。
清眩治瘫丸是眩晕高血压、偏瘫脑血栓特效药!
清眩治瘫丸是治疗眩晕高血压,偏瘫脑血栓的特效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