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灵仙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原创刘国升教授ldquo益精通阳 [复制链接]

1#

*琳中医问诊-09-:21

刘国升教授“益精通阳涤痰法”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案介绍

中医问诊:*琳股骨头坏死是以髋关节固定疼痛、关节功能受限、跛行及下肢肌肉萎缩等为主要临床症状的骨科疾病。其起病缓慢,病程长久,髋关节功能受限,严重者终生残疾,是骨科临床的顽疾之一。

刘国升教授,医院知名专家,出身于中医世家,临证40余年,在长期中医临床实践中,结合家传心法总结出了中医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独特方法。我有幸受教于刘教授,受益匪浅,今将刘师临床典型病案归纳成篇,以飨读者。

陆某,男,43岁,司机,年3月10日初诊,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髋部疼痛伴行走不利,肢体困重,1个月前因受凉后加重,出现明显跛行,腰痠,乏力,畏寒、四肢冰凉、无汗出,吃饭睡觉都差,大便干,小便调,舌质黯红偏淡,苔白厚腻,脉沉细滑。查体:右髋部腹股沟处压痛,右髋关节屈曲80°,内旋10°,外展15°,4字试验阳性,右髋部X线正侧位片示:右侧股骨头无菌性坏死,FicatⅡ期,MRI示ARCOⅡC期,T2象限股骨头髓腔内及关节腔内骨髓水肿,坏死范围指数:57.79。VAS评分7.8cm,Harris评分68分。

西医诊断:股骨头坏死。

中医诊断:痹症。

中医辨证:脾肾亏虚,风寒湿凝滞,浊沫痰瘀结聚。

治法:填精益髓,温经散寒,破积逐瘀。

处方:六味地*和乌头汤、小活络丸加减:

熟地*30g山药30g山萸肉18g茯苓20g牡丹皮20g泽泻20g何首乌30g续断30g桑寄生30g盐杜仲20g巴戟天30g鹿茸20g锁阳20g补骨脂20g制川乌40g麻*30g威灵仙30g秦艽30g蜈蚣5条生半夏20g生南星15g乳香20g没药20g血竭10g穿山甲10g全虫10g土元20g鸡内金20g木香15g

用法:上药共为细面,5g,日3次,口服。并嘱患者减少患肢负重,拄拐步行。

1月后复诊,右髋部疼痛及畏寒症状显著缓解,继服上方。年10月21日再次来本院复查,自诉坚持服用散剂治疗至今,现症右髋疼痛未再发作,查体:右髋部无明显压痛,右髋关节屈曲°,内旋10°,外展15°,MRI示ARCOⅡC期,MRI示右侧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病灶较前明显改变,股骨头髓腔内及关节腔内无明显水肿积液,坏死范围指数:50.51。VAS评分2.3cm,Harris评分89分。

讨论1:股骨头坏死关键在精 气血的充盛、通畅。

髋关节周围筋肉结聚较为丰富,人体足六经之经筋前后内外环绕其周,成为人身“气之所过,血络所游”之门户。一旦经脉阻滞,脉络不通,气血运行通道受阻,气血失去滋养,骨必然会枯朽、塌陷、坏死。“不通则痛,不荣则痛”,这正是股骨头坏死病人出现骨痛、跛行、功能障碍等问题的根源所在。

肾藏精,精化髓,骨的生长有赖于骨髓的充盈及其所提供的营养。肝藏血、主筋,肝血充足,营卫运行不失其常,气血可濡养、温煦筋骨。肝肾精气充足,血脉通达,则关节筋骨功能正常。脾健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则为生痰之源,健脾化痰既是补益肝肾的前提,又是消痰通络的根本。

讨论2:外感风寒湿邪是股骨头坏死的常见外因。

寒性凝滞,兼挟风湿,伤及经筋血络,加重气血不通。刘教授指出治疗时宜用温阳逐邪的药物,不宜使用寒凉,防止寒凉药物损伤正气。刘教授提示,“壮火食气,少火生气”,用药时也不宜用大热大燥之品,另应辅以养阴物,避免耗气伤阴。

讨论3:顽痰瘀血是关键病理因素。

化痰通络,破血逐瘀是治疗的关键,前者常用生半夏、生南星荡涤顽痰,后者常用蜈蚣、穿山甲、全虫、土元等。

讨论4.理法方药分析。

本案中患者肝脾肾阴阳并亏,症见腰痠,乏力,畏寒;肢体困重,四肢冰冷,遇寒加重为风寒湿痹阻经络之象;结合舌象:舌质黯红偏淡,苔白厚腻,脉象:脉沉细滑。行走跛行伴疼痛,右髋部X线正侧位片示:右侧股骨头无菌性坏死为痰瘀沫绞结、筋结病灶形成之象。方中六味地*丸合何首乌、桑寄生、盐杜仲、巴戟天、鹿茸、锁阳平补肝脾肾阴阳,填精益髓,充养筋骨以治本;制川乌、麻*、威灵仙、秦艽,通阳散寒、祛风除湿、通络驱除外来之邪气,蜈蚣、生半夏、生南星化痰通络,乳香、续断、补骨脂、没药、血竭、穿山甲、全虫、土元破血逐瘀、续筋接骨;木香理气和中,使诸药补而不壅滞,鸡内金消积化滞助运化。全方标本兼顾共奏精气复,阳气通,寒湿除,痰积消,血瘀化之效。由于股骨头坏死治疗难度大,疗程长,长期服用中药汤剂患者短期内难以见效,导致依从性差,刘教授为患者组方配伍加工成散剂,服用方便,用药成本低,保证了治疗的连续性。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股骨头坏死诚难治之疾,其治疗绝非一朝一夕之功,现在看来如制成水丸,口感更容易为患者所接受,且方中有生半夏,生南星,有很大*性,若无医生指导,且不可轻试。本方虽为散剂,力道还是比较大的,其治疗也是分三个方面的,一是扶正,二是祛除外邪,三是清除顽痰瘀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