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灵仙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怎样培医院成为国家首批规 [复制链接]

1#

临床轮岗,独当一面;朋辈效应,模范带头。

相比传统中医“传帮带”手把手教授诊疗技术,现代中医挑战更多:医生成长过程中,既要操练临床技术、又要侧重中医内涵,两者如何兼备成为一道思考题。上医院传出消息:培养青年好中医,医院探索“龙华经验”,从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入手,为储备人才奠定基础。近日,国家卫计委公布的首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示范基地”中,医院成为上海医院。

规定+自选,医学生过渡期“心不慌”

“从桌旁到床旁”,特殊的过渡期,在医生成长过程中发挥承上启下关键作用。过渡期医学生如何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副院长刘萍介绍,“基本动作+自选动作”,是每位在龙华接受规范化培训的青年中医必经之路。除却完善西医临床应对综合能力外,强化中医内涵,医院的最大特色。

年出生的林宇栋,自前年起进行规范化培训,印象最深的便是在重症监护室、风湿科的三个月轮岗。“第二个月开始,我开始独当一面处理急症情况”,小林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有带教老师做坚强后盾,心里有了谱,临床应对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娴熟操练西医诊疗技巧后,小林轮岗至风湿科,跟随名中医陈湘君教授抄方,白天耳濡目染大家行医风范、有空时则参与中医沙龙、中医经典讲堂,他坦言,“亲身跟随大家抄方,进一步强化了只停留在理论层面的中医思维,能有这样难得的机会,对成长大有裨益。”

“朋辈计划”导师引路融合良好氛围

目前,医院共有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生,让更多医学生融入到良好成长氛围之中,今年1月,医院还启动“朋辈计划”,也即利用朋辈效应,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并在学习、实践、心理等各方面合理有效帮助学生健康成长。记者了解到,朋辈导师除却与结对住院医师保持良好沟通、互动外,还帮助医学生尽快熟悉科室流程、把好病史质量关,同时定期开展学术讲座、沙龙,开拓学生眼界与思路。

中医示范科副主任医师魏华凤目前带教5名学生,“孩子们理论知识早已过关,但复杂病情如何应对处理,尤其是以中医思维来辨别,仍是不小挑战。”规范化培训过程中,魏华凤教会学生们娴熟的诊疗技巧、手把手给学生修改病史,同时格外强化中医诊疗实训,“曾经,中医理论教学以理论演示为主,如今模式有所改变,根据一个病例主题辨证施治,鼓励学生中医思维落到实处,真正做到中医诊疗贯穿始终。”

“卓越住院医师”,提前担纲科研任务

基本掌握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技术后,怎样帮助医学生快速融入到医生科研、临床“轨道”中?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获悉:医院创新推出卓越住院医师计划,提前“压担子”,使青年医师有更多施展空间。刘萍解释,从规培医学生中遴选出10%至15%作为“卓越住院医师”,为他们开放处方权限、协同科主任完成科研任务、担任教学助理。数据显示:迄今为止,医学生在规范化培训期间,共有10人取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七年制学生张令悦,两年前进入医院规范化培训基地。作为卓越住院医师的一员,她申报的《基于大数据及“有故无殒”理论的常用抗风湿中药肾*性调查》,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小张介绍,自己研究的课题聚焦中医“君臣佐使配伍”情况下,使用细辛、威灵仙等药物的肾*性有多少。中医药结合大数据,紧扣当前中医药安全性的热点,青年住院医师凭借独到视角,为中医科研辟出新天地。刘萍说,在卓越计划的带动下,未来,将有更多住院医师崭露头角,规范化培训将为中医发展事业储备更多优秀人才。

来源:视觉中国上观新闻

征稿启事

征稿内容:热点新闻、*策解析等医药相关主题。

来稿要求:所有来稿作品必须是原创作品,敏锐的新闻视角,贴近医药行业,标题新颖有实质内容,逻辑思维通畅,涉及数据需严明准确。

投稿方式:发送邮箱至:yangyangding90

.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