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方法有哪些 http://m.39.net/pf/a_5209388.html常见的中药材及中药饮片的造假手段,需要多加警惕。学习本文后,基本可以用上真药。1.模制即根据一些药材的形状先制成一定的模具,然后用其他材料入模具压制。如用淀粉、石膏粉调制入模制造“冬虫夏草”,以聚氯乙烯塑料熔化入模制“金钱白花蛇”、“珍珠”,甚至有人用模具生产“千年人形”何首乌。几种中药材常见造假手段需警惕2.造形将一些物品经过刀刻定形,再打光、染色或缝合加工成一定形状,冒充正品药材。如将园参中细长者经过整形,冒充山参及移山参;以莪术、白及等的块茎刀刻定形后,加*泥、明胶打磨充三七;用麝皮毛包裹动物肌肉、内脏粉末、蛋*等缝制成类圆形毛球状物充毛壳麝香;以鹿毛皮形成多分枝角状,灌骨胶成形后充鹿茸;以鸡蛋、明胶等物质加工成菜花状团块,充紫河车;把猪、羊的蹄甲及塑料经整形掺在穿山甲里。3.染色用性状类似的药材或物品经过染色加工,冒充正品。如用葡萄皮加颜料染制,充山茱萸;用续断或细小的云木香的根拌入与丹参表面颜色(棕红或暗棕红色)相同的染料,冒充丹参饮片;把水蛇用白漆涂抹或间断环剥皮肤充金钱白花蛇等。4.熏制多见于檀香伪品。多用无药用价值的檀香边材木块,喷香精充檀香,亦有用其他类似色泽的硬质木块喷香精充檀香。5.掺杂主要是将砂石、泥块、尘土、滑石粉、石膏、明矾、盐、糖等,以各种手段掺入正品药材中。几种中药材常见造假手段需警惕如红花掺红砖粉、细砂或锯末,全蝎掺盐、泥土,海马、全蝎体内灌注石灰水或砂土,土鳖虫、穿山甲掺明矾,海金沙掺细沙,龙眼肉掺红糖,通草、鸡内金用矾水、盐水浸泡,用糖浆将金银花、红花、菊花等喷湿,拌以豆面、淀粉或矿石粉末,进行“挂甲”等。以下是药商最爱造假的57种常见中药:1、通草掺假者多,能买纯的很罕见,纯品价格70元每公斤左右。掺假多用明矾、加重粉(硫酸镁),参假的通草质地发硬,味道有的涩、有的无味,最近掺假的将通草切成小段或碎段,掺在正品中卖。2、制首乌:切成小方块的,多为红薯切成丁后,加工而成,鉴别:口嚼时有焦糖味,此为红薯干。圆片型的,掺假者用大*加黑豆煮后晒干而成。最稳妥的办法是,进生首乌,自己用黑豆汁小火煮2-3小时,太阳下晒干(天气好时一两天就干了),效果比假的好很多了。3、白附片:掺假者用红薯或土豆加工成形状相似的片形,晒干熏漂而成。鉴别:一看,假的药材周边有明显的刀切及加工的痕迹。二尝,假的白附片无麻口味。4、羌活:掺假者用东北产的马尾独活,切片加工而成。鉴别:菊花心,油性足为真品。防假最佳办法:进原药材(没有切片的羌活),用时随手用剪刀剪一下就可以了。5、当归:切片的当归,容易掺独活片。凡片形大,色白,味甘者多为独活。防假绝招:进未切片的当归个,使用时分头、身、尾,效果好。6、延胡索:延胡索个子掺假少,掺的多是大小差不多的砂石。但粉碎后的延胡索粗粉和延胡索片,掺假很多,前者多为*玉米粉碎颗粒,后者多为山药种子切成两半后,加工后掺入,最害人了。鉴别:一是辨颜色:延胡索粉、片为绿*色,玉米粉为纯*色或*中带白,山药种子切片*中带乌。口尝:延胡索粗粉味苦,玉米粗粉味甜,山药种子片味淡,但混装久也可味苦。防假办法:只进延胡索个子,大小均一,无砂石即可,用时用打粉机打成粗粉。7、金沙:掺假者将建房用的红砖打成细粉掺入,很痛心啊,患者本来要治疗结石,结果服用的是细砂粉。鉴别:将药材倒入有水的杯子中,搅拌,海金沙漂在水上,细砂石沉在水下。8、白芨:用量大,价格看涨,切片白芨大多掺假,质地疏松的,为发芽长苗后剩下的母体,药力达不到。鉴别:口嚼后有无粘牙感。真的非常粘牙,假的不粘。进货最好进白芨个子,不容易造假,价格偏贵。但物有所值。9、半夏:*柏煎水煮元胡,最后用矾制。10、沉香:假的太多,进价30-50元每公斤,医药公司卖出-元。很气愤。多为用枯木喷上沉香油加工而成。11、茯苓:造假者用米粉加工后切片而成,鉴别:用开水煮,很快呈糊汤者为假货。真茯苓很难煎透。12、菟丝子:掺假者用苏子代替菟丝子。鉴别:用放大镜观察,每粒菟丝子上均有肚脐状的凹陷,假的没有。用水煮,可以观察到菟丝子吐丝发粘。13、五味子:造假者将未成熟的野生葡萄(产量很大),晒干后染色而成,充北五味子。14、威灵仙:目前市面上8成都是假货,真的铁骨铮铮,假的根系发软。鉴别:找到真的根头部,仔细观察,再看混杂的细段,就知道假的含有多少了。15、柴胡:掺假手段太多,其中我见过的有:(1)、掺柴胡的茎(含量较低)。(2)、掺泥土(柴胡有水洗时可以洗出大量泥沙)。(3)、掺向日葵的根(切成细段掺入)。16、龙骨:市面上出售的龙骨基本都是假的,真的很少。造假者用石灰加矿物粉制成骨头模型,煅烧成型后,打碎,充龙骨卖。坑医生不浅。以猪骨牛骨所充的更多。建议:要想看好病人的疾病,要想成名医,就花钱进真货,进生龙骨(化石)。17、龙齿:假货有多少,安徽亳州人最清楚了,基本都是假的。真的市场价元左右每公斤。18、桃仁:细心观察,你用的有一半是假的,有的全是假的。掺假者用杏仁充桃仁(杏仁价格14左右,桃仁35左右)。两者的鉴别要点:杏仁一头大一头小,形如心,桃仁两头相差不大(相对于桃仁而言),我简称“二愣子”。19、川牛膝:大多用牛蒡根掺入。20、鹿角霜:有的用假龙骨敲碎后当鹿角霜出售。21、猪苓:大多加的有加重粉。22、龙胆草:掺假者用牛膝须切成段加入。看到这里,你可以尝尝你的四大苦药之一龙胆草,你会发现,他居然是甜的!!!滑稽不?有效不?恨人不?23、砂仁:好的砂仁为阳春砂,掺假者将其他劣质的砂仁掺入。鉴别:阳春砂呈圆球形,长条形的含量很低,达不到效果。24、乌梅:纯真货很少,价格28元左右。掺假者用野生的桃,通过醋泡后晒干掺入。看到这想想你开的“乌梅丸”为啥效果不好了吧!!25、全虫:掺盐,一公斤全虫,掺了克-克盐,你说效果会好吗?26、穿山甲:俗称甲珠,掺盐或加重粉。本人做过实验,将克甲珠水泡洗后晒干,只剩下克了,也就是说掺了45%的盐和加重粉。看你敢不敢给哺乳期妇女吃!!27、皂角刺:俗称天丁,市场上很多用野蔷薇的茎切成段(上面有短刺,*亮色),长疮的患者你开克也没用!!28、吴茱萸:假的为一种形相似的植物种子外壳,具体是啥我也不清楚,只知道嚼在口中没有味道。医院工作的老中医开吴茱萸汤,吴茱萸从15克用到50克,患者病情依旧!!老爷子还以为自己辩证错误了!!29、海马:海马肚子里究竟装了多少东西,只有造假的知道了。反正有装铁钉的!30、*芩:将野外的树根(细的)切成段,染色后充野生*芩。鉴别:真*芩用水揉搓后,其色不退,假的揉搓时水变成淡*色,最后药材发白,成树棍。31、熟地:看到这,你只需要将你的熟地放在口中嚼嚼,你就知道它含有多少泥砂了。32、生地:同上。33、地龙:放到地上用木板敲敲,然后再称,你就知道它含有多少蚯蚓泥!!34、蒲公英:别看进价只有几块钱,但八成都是假的!!造假者将油麦菜切成段,混入正品种出售。凡切成段的均掺有假的!!防假措施:只购买未切碎的蒲公英。35、羚羊角:造假者用塑料铸成正品样式,外观与正品无异。(新疆人在全国摆地摊,均用此假货),鉴别:火烧后冒黑烟,释放较浓的塑料味!!犀角:同上。36、鹿茸:新疆人将正品鹿茸拔掉表面的皮革层,然后将经染料染色过的砂石及木头粉配上粘合剂,塞入鹿茸皮套中,阴干后充当血鹿茸出售。也有人用老鼠皮缝成鹿茸样皮套,里面塞上猪血浸渍的锯末冒充鹿茸。鉴别:看看正品的血鹿茸片,再看看他们的假鹿茸,很容鉴别。37、虫草:僵蚕加上地瓜秧苗,就成了虫草。还有用土豆泥压模而成,或用*花菜(萱草花)加面粉苗模等等,太多了!!38、紫河车:八成都加有加重粉(硫酸镁)。39、赤芍:能买到京赤芍不容易,大多用白芍染色后充当赤芍。也有的将生地榆掺入赤芍中出售,想到这,你就该想到为什么你开“桂枝茯苓丸”效果不好了吧!!40、大茴:造假方法有2种:1,水煮后晾干再卖.鉴别:煮过的味淡色轻.2,加上加重粉.鉴别,假品对光可见上面有发光如金粉样物质.41、射干:目前市面上正品射干价位在40元左右,凡30元以下的均属假货。掺假者将姜*切成小薄片掺入。“射干麻*汤”用这种货肯定是无效的。42、三七:血塞通厂家提取三七皂甙后的药渣,经过药商晒干,就成了冒牌三七了,质地较碎,断面呈白色,含量达不到,效果自然差很远了。43、白术用土炒或麸炒都可以,但白术因含水量高,炒后焦*色,断面焦*。一般一公斤只能炒到0.7左右。药商为了防止炒后减重量,炒得很浅,用焦糖染色,表面焦*色,断面白色,疗效很差!!44、红花:(1)、造假者用木头制成木纤维后染成红色,掺入红花中出售。鉴别:用手抓药材,质地扎手,有很多碎末者,为掺假!(2)、造假者将红花用红糖水浸泡后晒干出售。鉴别:此类红花容易吸潮,抓药时有粘手的感觉。45、蝉蜕:造假者将泥浆水泡蝉蜕后晒干,让蝉蜕脚和壳里面沾上泥头,增加重量。46、西洋参:凡西洋参片,多掺有切片的白条参。西洋参个,分进口洋参和国产种洋参,两者价格差别太大(进口的好西洋参0左右,国产种洋参左右),往往出售的所谓进口西洋参,大多是国产的。临床用药,不要追求一定要用花旗参,其实就算你用,也买不到真货,国产种洋参量放大点就可以了。47、青黛:正品不好弄,现在掺假者将滑石粉掺入出售,凡颜色青中泛白,手感滑腻者即掺有滑石粉。按:青黛进货时一定要闻一闻,看有无霉味,正品略带腥味。青黛容易吸潮,吸潮后很容易生霉。凡正品青黛倒进水中起初浮的,如果一下就沉下那就是伪品。48、大黃:摻假者用土大黃摻入。肉眼不好鑒別,偽品中央偏白;在紫外燈下很好鑒別。49、山豆根:目前市面上很少有真貨了,偽品多。勸大夥開處方時就別想到這味藥(真言相勸),假的很!!50、遠誌、丹皮:兩種藥材去心者佳,而藥商想方設法不去心,增加重量,降低了臨床療效!!51、茯神:又名“抱松根”,而現在的茯神,中央的松根很少,外邊的茯苓很大壹塊,就好像妳吃芝麻餅,壹個燒餅上只有壹粒芝麻,也稱為芝麻餅。有的很明顯,松根還是新鮮的,壹看就是人為制造的。應當松根快腐爛了才對。52、茜草:造假者用草根、細樹根切成段,染色後,充當茜草出售。鑒別:用手掰斷後斷面正品為紅色,假的不是紅色。具體什麽顏色就看摻的是啥東西了!!53、新發現:仙茅:造假者用細白芍根,悶黑後,加工而成。看妳補腎有效不!54、最新發現:目前市面上銷售的枳實,多以青皮代替,大家采購時註意點!!目前市面上銷售的枳實,9成都是青皮,大家進貨時的好好辨析這兩種藥!55、天冬,多用白糖水或者冰糖水攪拌,為了增加重量。只要妳的天冬是粘的不是幹的妳嘗壹下,壹定很甜56、川芎:用制藥廠已提取過有效成分的川芎楂片冒充川芎飲片。鑒別:正品川芎飲片較柔韌,有明顯的辛香氣味。已提取過的則較幹硬,無辛香氣味。57、白幹參:也是用已提取過有效成分的參楂冒充正品。偽品幹硬呈木梗狀。鉴别中药即鉴定中药品种的真伪优劣,以保证中药的质量。一、来源鉴别来源鉴别是应用植(动)物分类学知识,对中药的来源进行鉴定,确定正、确的学名,以保证在应用中品种准确无误。中药材大部分来源于植物,通过中药材的植物形态的观察(也可借助于放大镜和解剖镜)结合核对植物标本(已鉴定出品种的标准样品)及植物学文献来确定中药材的植物学名。二、性状鉴别性状鉴别是通过对药材的外形、大小、表面、颜色、质地、断面以及气味等进行综合观察,判断药材的真伪。传统的鉴别方法主要是应用性状鉴别的方法。长期以来老药工、老药农在实践中总结、积累了很多鉴别中药材外观的宝贵经验,至今还在沿用。传统的经验鉴别方法简便易行,形象生动,重点突出,切合实际。为杜绝假药扰乱药品市场做了很大贡献。传统经验鉴别主要有以下手段:1.眼看眼看就是用人体的光学感受器———眼,看药材的形状、大小、表面、颜色断面等,从而判定药材真伪优劣等的方法。形状:每种中药材的外形一般是固定的,如圆柱形、纺缍形等。如贝母中炉贝母为圆锥形,平贝母为扁球形;真天麻为长椭圆形,伪天麻为圆锥形;防风的根茎像“蚯蚓头”,海马的外形为“马头,蛇身”,应注意掌握特点,识别外形,干品可用水泡,使之发开,摊平观察。大小:中药材的大小,如长短、粗细、厚薄等均有一定规格,如果不符合规格,可认真辨别;测时应以量多的样品为准,如枸杞有大有小,*参有长有短,粗细不均。表面:中药材的表面各有自己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光滑度、根痕、皮孔、粗糙度,以及鳞片、毛等,这是识别药材真假的标准之一。如真天麻表面有潜伏芽排列而成的多轮横对纹,伪品马铃薯和紫茉莉根则无。颜色:中药材的颜色通常是固定的,色泽变化一般不大。如红花为红色,青黛为深蓝,紫草为紫色,*连为*色等,如果色泽发生变化,可能是伪劣药材或是质量不好的药材,不可选用。断面:在鉴别皮、木、藤、枝及根茎药材时,可用折断后观察断面的方法。如厚朴、秦皮、沉香、苏木等,看其断面有无粉性,响声如何,色泽、质地、纤维度,从此予以区别。用刀横切平面,可看断面的木心,皮木之间的比例,有无油性等。如*花,断面有菊花心,防已有车轮纹等。2.手摸手摸即用手的感觉去感受药材的软硬、坚韧、疏松、粘性或粉性等质地特征。如松泡、粉性、柴性等。如通草松泡,山药显粉性等,应注意识别。3.鼻闻即用鼻子闻某些药材有特殊的香气和臭气,这是因为药材中含有挥发性物质的原因。有的药材可揉碎再闻;或用开水烫一下再闻,有的需点燃一下闻烟的香气。这些药材的特殊气味,常常成为药材鉴别的主要依据之一。如沉香、乳香、樟木、山药等均有特殊香气,但又有不同之处,可帮助识别。4.口尝口尝可以从药材的味道识别其真假伪劣。通过味觉感受到酸、甜、苦、辣、咸等味道,来分辨区别。如乌梅、木瓜、山楂以味发酸为好;*连、*柏等越苦、越好,*参、甘草、枸杞以味甜为好。口尝时,要注意具有强烈刺激性和有*的药材,尝时应取少许,尝后可立即吐出漱口,并嚼点甘草,以免中*。5.水试水试就是利用某些药材在水中的各种变化作为鉴别依据,来识别药材的真伪。如红花用水泡后,水变金*色而花不褪色;苏木投入热水中呈淡红色等,这是因为药材中含有的化学成分所致。6.火试一些中药材含有树脂类,用火烧之后可产生特殊的气味、色泽、烟雾,发出响声等现象,由此可以识别真假伪劣。如麝香在火试时,有崩跳而起泡现象;沉香燃后边缘起油泡而香气浓烈,伪品则无此现象等。三、显微鉴别显微鉴别是借助光学显微镜来观察中药的组织结构、细胞形状以及细胞内含物的特征来鉴别中药的真伪。四、理化鉴别理化鉴别是通过化学分析或仪器分析的方法利用中药的某些特定的化学性质来进行的鉴定方法。对中药进行真伪鉴别,一般要根据所鉴别的对象确定具体的鉴别方法,大多数情况需要综合这几种手段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五、中药炮制品的质量与优劣识别方法中药炮制品的质量与优劣识别有以下几个要点。(1)净度检查中药炮制品中应无泥砂、虫屎、非药用部位或其他异物(2)虫蛀、发霉、腐烂检查中药炮制品不应有虫蛀品、发霉品、腐烂品。(3)气味检查中药炮制品的气味与临床疗效有密切关系,如酒炙品应有酒香味,醋炙品应有醋香味,炒焦品应具焦香气味等。各种炮制品均具有特定的气味,气味变淡薄或消失者,不能久贮或再用。(4)色泽检查各种炮制品均具有固有的色泽。若炮制品受热、受潮、见光或存放时间太长,均能破坏原有色泽,外观改变,这也是炮制品内在质量变化的标志;应根据情况及时使用或进行处理。(5)含水量检查一般动、植物药材的炮制品,其含水量在8%--12%。控制含水量,可防其发霉变质,又可确保处方用量的准确性。(6)中药饮片类型及规格检查中药饮片的类型很多,主要有片、丝、段、节、块等;药材的质地、形态及炮制加工等的要求不同,其规格标准又不一样,现分以下几种情况介绍:1.质地坚硬、致密的药材切制的饮片类型及规格:如质地坚硬致密的木通、白芍、乌药等应切制成片型片,其厚应是1--2MM,不属于此片型及规格应视为不符合要求。2.质地松泡、粉性大的药材切制的饮片类型及规格:如山药、茯苓、甘草、沙参等,应切制成片型片,其片厚应在2--4MM,不属于此片型及规格应视为不符合要求。3.体形细长、质地松泡的药材切制的饮片类型及规格:如白茅根、荆芥、麻*、益母草等应切制成节、段型饮片,节、段长应为10--15MM,不属此片型及规格者,应视为不符合要求。4.皮类及宽大的叶类药材切制的饮片类型及规格:如陈皮、*柏、荷叶、枇杷叶等,应切制成丝片,宽2--3MM的细丝片或宽5--10MM的宽丝片。凡不属此片型及规格者均属不符合要求。(7)中药炒制品的识别中药经炒制后发生了形态、颜色、气味变化;根据药物、临床要求的不同及火候标准要求的不同,药物经炒制后可从以下诸方面去识别其优劣:1.小种子(小果实)类药物多采用清炒、炒*法炮制:如白芥子、苏子、莱菔子、葶苈子等,经炒制后,其色变*或加深,具香气味,形体鼓起或炸裂有声。2.种仁类药物经炒制的识别:如莲子、薏苡仁、芡实等。莲子肉炒后表面色泽加深,内面深*色,表面略有焦斑且具香气。薏苡仁炒后呈*色,不炸裂,具香气,略带焦斑。3.药物炒焦的识别:药物炒焦主要观察药物表面的颜色,是否焦褐色或焦*色,有无焦香气味。如山楂炒焦后,外面呈焦褐色,内面为焦*色;麦芽炒焦,谷芽炒焦,神曲炒焦,均看是否呈焦*色,具不具焦香气味来判断。4.土炒药物的识别:药物用土炒后,其表面挂满一层细土粉,呈土色,并透出土香气味。如白术、山药经土炒后即如此。(8)中药炭药的识别中药炭药主要用于止血,制炭药炭一是炒炭,二是煅炭。1.炒制的炭药:一般为外焦黑、内焦*或黑褐色,其味为微苦涩、苦酸。如草类的荆芥炭,外为黑褐色,味涩,香气减弱。叶类的侧柏炭,外为焦褐色,内为焦*色,具光泽,有焦香气,味苦涩。根类的地榆炭,外为焦黑色,内为焦褐色,味苦涩。皮类的牡丹皮炭,呈黑褐色,味涩。2.煅制的炭药:煅制炭一般具三个特点:色黑具光泽,质轻松易碎,气味较炒炭浓厚;如煅制的灯心炭,呈黑褐色,具光泽,质轻易碎。血余炭呈乌黑色而光亮,质轻松呈蜂窝状,捻之易碎,具臭气味苦。再如荷叶炭呈焦褐色,苦涩,一般味更浓。(9)炙制中药的识别炙制是指药物加入定量液体辅料拌炒,使辅料渗入药物组织内部的炮制方法。根据辅料的不同,其识别要点如下:1.酒炙药物的识别:药物经酒炙制后,一般颜色较生药加深,且具酒香气,如酒炙*连、酒炙大*、酒炙当归等均如此。2.醋炙药物的识别:药物经醋炙制后,一般颜色加深且具醋气,如醋炙延胡索、醋制香附、醋柴胡等均如此。3.盐炙药物的识别:药物经盐水炙制后,颜色稍加深,偶有焦斑,略具咸味。如盐炙知母,其色加深呈老*色,偶见焦斑,味微咸;盐炙车前子,色加深呈黑褐色,味微咸;盐炙杜仲,色为焦黑色,胶丝减少易断,略有咸味。4.蜜炙药物的识别:药物经蜜炙制后,颜色加深,略带粘性,味转甜,而具蜜香气。如蜜炙甘草,色加深呈老*色(又称金*色),稍具粘性,味甜具香气;蜜炙*芪,色呈深*色,略具粘性,味甜;蜜炙枇杷叶,色为棕*色,略具粘性,味甜,具蜜香气。(10)蒸制中药的识别药物经蒸制后,发生了这样或那样的变化,应根据药物与加工变化程度的不同来识别炮制品是否符合要求。如*芩经蒸制后,利于加工成饮片供调配制剂使用。为确定处理是否恰当,可取少许饮片放入冷水中浸泡。若冷水变成绿色,说明*芩甙水解,饮片不符合要求。又如蒸制熟地*,熟地*的标准是乌黑色而具光泽(亮),质地应滋润柔软,味甘甜而气香,不符此标准,则视为不合格。蒸制*精,应是外表黑色,内为深褐色,质地柔软而味微甜。若口尝麻舌,服用刺激咽喉者为不合格。(11)煮制中药的识别中药运用煮制加工处理,主要为降低*副作用,改变药物性能,以利内服。如川乌、草乌,白附子之类,*性剧烈,生药只外用,不供内服,故采取煮制;如煮制川乌,是为使*剧成分的乌头碱,在长时期加水加热处理过程中水解成*性很微小(弱)的乌头胺而达到解*;判断是否达到炮制标准,观其色,应外为黑褐色,内为灰黑色,味淡而不麻舌。识别草乌的炮制标准与方法,基本同川乌,包外黑而内*黑色,味淡而不麻舌。(12)水飞药物的识别药物采用水飞,是为了利于外用与内服;药物经水飞法处理后,是否符合水飞的质量标准,可用手捻、口尝、溶解方法加以确定。如水飞的朱砂、雄*滑石粉、炉甘石粉等,手捻有细腻感,口尝对舌无粗糙物的刺激感,加水溶解,搅拌成悬浮液,放置久久不下沉澄清者为合格。六、口尝法鉴别部分药材的真假(1)红茜草:将较粗的根折断,对口吸之有明显的透气感为真品;如无透气感,为伪品,或是蓬子菜根。(2)人参:口尝有香气,味微苦而回甜,系人参正品;口尝无人参味而有麻舌感,系伪品商陆;口尝有明显的豆腥气系伪品野豇豆根。无人参气味,而且麻舌系伪品紫茉莉根;口尝有胡萝卜气味,为伪品胡萝卜,无人参气味,嚼之有粘滑感系伪品栌兰根,口尝麻舌,不具有人参气味,为伪品华山参。(3)川贝母:正品口尝用牙咬试质较疏松,味微苦,咬之软硬,其味比川贝苦,系混淆品奉节贝母;口尝苦味浓,有的微咸,为混淆品车贝母,牙咬之质坚硬,味淡,系伪品一轮贝母;牙咬质硬,口尝味苦而麻,有*,系伪品山慈菇。(4)当归:口尝气清香而浓郁,味甜微带苦辛;如果口尝有当归之香气,但较淡弱,味微甜而麻舌,系伪品欧当归;气味极淡弱,系伪品甘肃伪当归。(5)射干:口尝味苦辛,具有射干之特有气味;栽培品苦辛味淡弱,其为正品;口尝气微弱,味甘略苦,系伪品白射干,蝴蝶花的根茎。(6)*参:口尝味甜,有*参香气,嚼之无渣者为正品,而嚼之松泡甜味淡,嚼之质硬味微甜,系混淆的甘孜*参;嚼之质软、味甜,具有胡萝卜气味,不可药用,系伪品迷果芹。(7)紫菀:口尝气微味甜为正品,如有特殊香气味辛辣,系混淆品马蹄紫菀。(8)防风:口尝有甘味,嗅之有败油气味为正品,无防风之败油气味,微甘,为伪品雅葱。(9)天麻:口尝嚼之有特异的香气久留于口内,味甘,无任何药材的气味与其相似为正品,气微、味淡,有麻舌刺激感,系伪品紫茉莉根;气微、味淡,系伪品大丽菊根或马铃薯;味淡,口尝有粘性感,系伪品蕉芋;气微,有麻舌感,系伪品商陆的根。(10)银柴胡:气微,口尝味甜为正品;气微,口尝味麻舌,唾液起泡沫,系混淆品丝石竹。(11)山奈:香气特异,口尝辛辣,为正品;气香,味辛辣而苦,系有*的伪云南山奈。(12)橘梗:口尝味微甜而后微苦为正品;口尝麻舌,唾液起泡沫,系伪品丝石竹;(13)*芪:口尝嚼之味甜,有豆腥气,纤维较少,为正品;如有特异香气,系伪品苦马豆根;有香五加皮香气感,系伪品草木樨根;味淡,无豆腥气,系伪品圆叶锦葵根;嚼之纤维性强,无*花之甜味,系伪品锦鸡儿根;嚼之发柴,无味为棉花根。(14)大*:口尝气清香,味苦而微涩,为正品,如气浊,口尝有恶心不适感,为山大*。(15)山豆根:气微,口尝味极苦,为正品;如有特异香气,系伪品寻骨风根。(16)川牛膝:气微,口尝味甜为正品;气微,味苦而麻,为苦麻牛膝。(17)巴戟天:气微,口尝味甜微涩为正品;嚼之松泡,味淡系伪品羊角膝;嚼之坚硬,味淡系伪品虎刺。(18)麦冬:气清香,嚼之发粘,味甜微苦有木心,肥大者质佳,为上等正品;而嚼之质硬,味淡,不粘,无麦冬之香气,系伪品淡竹叶根。(19)三七:气微,味微苦而后甜为正品;有明显的姜香气,味微苦而辛,系用莪术伪制。(20)高丽参:有较淡的特异香气,味甜微苦为正品;不具有高丽参的特有香气,且参味比高丽参淡,系用红参仿制;不具高丽参的气味,口尝有麻舌感,系商陆根蒸后压制而成。(21)砂仁:气芳香而浓烈,有樟脑气,味辛凉,微苦为正品;有不同于砂仁的芳香气,无樟脑气,辛凉感淡弱且涩,系伪品建砂仁;口尝味淡,不具备砂仁的香气,系伪品海南土砂仁;不具砂仁气味,系伪品贵州土砂仁。(22)乌梅:口尝皮肉较软,味极酸,有特异的烟熏味为正品;咬之皮落而硬,味酸涩,不具乌梅之气味,系伪品山李子;咬之皮落而硬,酸味极淡,无烟熏味,系伪品山桃;咬之皮薄而硬,酸味较淡,无烟熏味,系伪品山杏。(23)石莲子:口尝子叶味甜为正品;子叶发苦,系伪品苦石莲子。(24)小茴香:香气浓,尝之味甜为正品;微香,味淡,系混淆品莳罗子。(25)大茴香:香气浓郁,尝之味甜为正品;具特异的芳香气,久尝麻舌,系伪品莽草。(26)枸杞:气微,味甜微酸,肉厚种籽少为正品;气微,甜味淡而苦涩,为大枸杞,质量差,不多用。(27)西洋参:有洋参特有的芳香气,味微甘,苦,洋参味浓为正品;微有白芷香气,味微辛,系用小白芷仿制。(28)国产西洋参:香气微,口尝洋参味淡弱为正品;气香,但与参的味道不同,口尝味苦,系用白人参仿制。(29)肉桂:气香,尝之味甜,辣,无渣为正品;有樟脑气味,嚼之渣多,味不甜而微辛,系香料桂皮,不可人药。(30)沉香:气芳香,味苦,木纤维少,树脂多为正品;气微、味淡,嚼之为木纤维,为沉香白木。(31)厚朴:气芳香,味辛,味苦为正品;不具厚朴的芳香气,有的气腥,有的具姜香气,有的只苦不辛,为假货。(32)檀香:气清香,微有辛辣感为正品;不具清香气,味淡,系伪品或边材。(33)牛*:嚼之不粘牙,可慢慢溶化,有芳香清凉感,味苦而后甜的为正品;取一小块置舌尖上,溶化之后有粘糊感,无牛*之清香气,味苦而不甜,系伪品。(34)麝香:牙咬尝之香气浓烈且迅速穿入牙缝,将香仁舐至舌尖即慢慢溶化,无残渣,无臊味,微苦,微辣为正品;香气淡,香仁在舌尖部分不溶化并有粘糊感,为伪品。(35)熊胆:取熊胆少许置舌尖上,味极苦而有串喉感,味虽苦而回甜,溶化快,嚼之不粘牙为正品;气微腥,无清凉串喉感,味苦,系伪品。(36)燕窝:口嚼感到爽口,且有鲷鱼味为正品;嚼时口感有皮肚味,为伪品。(37)茯苓:气微,咬之较硬,有粘牙感为正品;微有面粉气,咬之即松碎,无粘牙感,系用淀粉伪制品。(38)佛手片:气香,味微甜而微苦为正品;气微,味甜,系伪品。(39)厚朴花:气香,口尝有厚朴之气味,为正品;气微,不具厚朴之气味,嚼之有木渣感,为伪品。七、水试法鉴别部分药材的真假(1)天仙子:水湿不变形,为正品;遇水迅速膨胀,粘性大似蛙卵,干后粘连成块状,坚硬为伪品。(2)沉香:置水中沉水者质量好,半沉者尚可;漂浮者质次或不可人药;水洗色泽即无,为白木染色,为假品,不可人药。(3)麝香:放水中,长时不溶为真品,放水中短时即溶且浑浊,为掺假伪麝香。(4)蛤蟆油:水浸泡后膨胀呈絮状,30度常温下存放48小时即腐败变味,为正品;水泡膨胀呈螺旋形鸡肠状,30度常温下存放?2小时不腐败变质,为伪品。(5)青黛:将少许青黛放入水中浮水者少为质量好,下沉者含有杂质;而下沉者人药不佳。(6)熊胆:取一小粒,放人盛满清水的杯中,可见杯中熊胆盘旋下沉,并溶成一条*线;静放24小时观察,如全部溶解放出*色色素分布在杯底为真品;静置24小时,全部被染成*色,或有不溶絮状物为伪品。(7)牛*:取牛*一小块,放烧杯清水中不溶解、不脱色,不染水,不浑浊为真品;置水中迅速溶解、破碎、染水、浑浊,系伪品牛*。(8)犀角:开水烫浸有角质的清香气为真品;开水烫浸有角质臭气,系水牛角。(9)广角:开水浸烫有角质腥气为正品;开水浸烫臭气尤甚,系*牛角。(10)高丽参:浸泡不碎为真品;浸泡参体即松散成块及碎渣为压制而成的伪品。(11)西红花:水浸后观察呈喇叭状为真品;水浸后搓成糊状为淀粉伪制品,水浸后不呈喇叭状而呈条状或丝状,为*花果伪制品。(12)苏木:加水煮沸,水染色成淡红棕色,取出苏木仍为*红色为真品;加水煮沸,水染成粉红色,取出木材已脱色,为用别的木材染成的伪品。(13)蒲*:置水中浮于水面为真品;置于水面迅速下沉,为加入滑石粉、玉米面、泥沙等杂质的伪劣品。(14)秦皮:将少许放人杯中,用开水浸烫后,取液体对光观察,有碧蓝色荧光为真品;置开水中浸烫,对光观察液体无碧蓝色荧光,为别的树皮伪品。(15)金钱蛇:用水浸软之后,观察蛇头与蛇尾齐全,连为一体为真品;浸软之后,如蛇头可拔出,蛇尾粗短,为伪品。(16)菟丝子:开水浸泡有粘性为真品;水洗有泥沙,系用沙粒滚粘细土而成,为伪品。(17)蟾酥:沾水迅速泛出乳白色液状物,为真品;沾水后泛出乳白色液状物,液状物泛出慢而少,为假货。八、火试法鉴别部分药材的真假(1)海金沙:点燃即发出轻微的爆鸣声及明亮的火焰为真品;点燃后残留物多,为加入的细沙土,为伪品。(2)血竭:燃烧时有呛鼻气味,取少许粉末放白纸上,用火从底部烤之,即溶化成血红色透明体,为正品;烤后为淡红色或砖红色,为掺假品;烤后对光照视边沿有油痕,燃时冒黑烟有松香气,为松香和染料伪制而成,不得人药。(3)沉香:点燃时,边沿处有多量的油质渗出,呈泡状,香气浓郁,为真品;燃时无油渗出,朽木气呛鼻,为低劣品,不可入药;燃时有污油气,为污油浸过的白木;燃时冒黑烟有油渗出,微有香气,但与沉香之香不同,为越南进口的伪沉香;燃时冒黑烟有油性,香气为降香,实为降香的边材制成,不可入药。(4)麝香:将少许置锡箔纸上,用火由底部烤之,有崩裂跳动现象;后起泡溶化膨胀似珠,香气浓郁,无火焰或火星出现,为纯品;而放锡箔纸上,只有火星或火焰出现,蹦跳不明显,起泡少的,为掺假伪品。(5)珍珠:将珍珠置炽热的坩埚中,少时即发出爆裂声响’破碎后同心层纹明显,为真品;烧时可发出爆裂声,即便破碎也无层纹;烧时有烧焦的塑料气味,为塑料制作的伪珍珠。(6)青黛:将青黛置炽热的坩埚中,有紫红色的烟雾,燃尽残渣少,为上品;燃时烟雾少,燃尽残渣多为伪品;如无红色烟雾,为假货。(7)五不留:在坩埚内炒之爆白花为正品;如不爆白花为四籽豌豆。(8)檀香:燃试有香气,香气留存长为正品;燃时无芳香气,烟呛鼻,为边材或假货。望闻尝切
眼看要注意观察药材的外表特征,不同的中药饮片其外表面特征是不一样的,如表皮、颜色、大小薄厚、形状、粗细、断面等。从表皮看,赤芍是粉皮、糟渣、菊花芯。从颜色看,金银花表面是金*色,内部是银白色。从大小薄厚看,当归头比当归片大。从断面看,未经过炮制的杜仲折断有白色银丝;甘草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
手摸可以感受药材的软硬、轻重、实泡、脆韧、粘性等,以此鉴别药材的好坏。不同药材的质感是不一样的,即使是同一种药材,由于加工炮制的方法不同,也会有较大的差异,如浮水青黛,落水沉香,通草松软,山药片粉性足而光滑等。
鼻闻可以检验饮片的质量,因为气味与质量和炮制方法关系密切。香加皮,有一种特殊的香味,而鱼腥草则有股鱼腥味。同时,闻气味还可以通过折断、破碎、揉搓饮片进行,这样气味更浓,更容易识别真假。
口尝可取少量饮片入口,先用舌尖舔舐,必要时在口中品尝饮片的酸、苦、辛、甘、咸、麻、涩、淡、滑、凉、腻等,如山楂的酸、*连的苦、*芪的甜等。看独活表面,与当归容易混淆,但用口尝,当归有甜味,独活有辣味,一下子就分辨出来。
耳听鉴别方法很简单,只要将药材轻轻摇动,便可辨别真伪。如把胖大海摇一摇,没有声响的是正品,有声响的就是伪品。
水试火烧 “把熊胆粉末投入清水,其在水面上旋转并逐渐溶解,然后有明显*线下降而不会扩散。麝香被烧灼时,发出轻微的爆鸣声,产生浓郁的香气,燃尽后留下白色的灰末。”崔庆利说,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水试与火试。这个方法是通过观察饮片在水浸和火烧情况下产生的特殊现象,来辨别饮片真伪优劣。
水试可以观察饮片的沉浮、颜色变化、有无粘性以及膨胀程度和其他变化。沉香沉于水中或半沉于水中为佳。栀子水浸液为鲜*色,玄参水浸液为黑色,秦皮水浸液显碧蓝色荧光。海藻水浸后藻体表面黏滑,车前子加水浸泡表面黏滑,水煮后溶液有黏性。胖大海浸泡迅速膨大成海绵体,是原体积的10~15倍,假的胖大海膨胀速度慢,仅能达到原体积的2倍。
火试通过嗅气、听声、看颜色、观烟雾及其他方法来鉴别。血竭燃烧时呛鼻;海金沙燃烧会出现爆鸣声伴闪光现象;芒硝燃烧火焰呈*色;松香燃烧时发出黑色浓烟;马勃燃尽后产生大量白色浓烟。饮片之所以出现这些特殊现象,都与药材内所含的化学成分有密切的关系。水试和火试也是常用的鉴别方法,一用就灵。
牢记口诀在多年的中药工作中,不仅积累了丰富的鉴别经验,还善于总结,将一些常用中药归纳为4句口诀,其外形、纹理、质地、颜色、气味、用途包含在内,一目了然,既特征突出,形象具体,又朗朗上口,简便易记。
“枸杞枣核纺锤形,外表鲜红显皱纹,皮薄肉厚种子少,滋肝补肾益安神。”枸杞子类纺锤形,表面鲜红或暗红色,略具光泽,肉厚,味甜,微酸,以宁夏银川、中宁、中卫产品质量最优,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功效。市场上有形似椭圆或类球形的“枸杞”,两端略尖,瘪瘦皱缩,皮肉薄的,这是西枸杞。有颜色红的很艳丽但不自然,那是用硫*熏过的。果实显胖大,质坚硬,手握扎手,表面有透亮的结晶物,口尝有白矾的酸涩味,那是用白矾水浸泡干燥的。
“虫草金*似蚕形,头部红棕身环纹,八对肉足两边分,虫脆草韧气味腥。”虫草即冬虫夏草。顾名思义,冬为虫,夏为草,是一种名贵中药,可补肺益肾,止血化痰。虫草的虫体外形似蚕,表面呈深*色或*棕色,有环纹;头部棕红色,足八对,质脆易折;草体称子座,质柔韧,气微腥。市场上的易混品和伪品为分枝虫草、凉山虫草、蛹草和淀粉加工的虫草。*芪一般为类圆形厚片状,皮部为*白色,木部淡*色,有放射性纹理及裂隙,质地坚硬而绵,粉性足,味微甜,嚼之有豆腥气。其功能是补中益气、固表止汗、利水消肿、托*排脓。根据这些特点,概括为“*芪根部圆柱形,纤维绵韧粉性强,放射纹理气味甜,口嚼渣多有豆腥。”伪品则是新疆的蜀葵,安徽及江苏部分地区的锦鸡儿,河北和山西个别地区的蓝花棘豆,东北、华北和内蒙古的草木樨、白香草木樨和紫苜蓿。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