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语音
语音课内容戳这里收听↑
可以点击页面最下方“阅读原文”到喜马拉雅收听更多本系列音频~
本节文字复习对应的语音原版内容(含医案原文及具体药方)点这里查看→夏天治寒证,该用热药也得用
讲讲补土派的脾胃学说
文字版本
各位亲爱的朋友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们接着来讲罗天益看病的故事。今天讲什么呢?还是讲脾胃的内容,讲中寒治验。这个患者是“参*商公”,这个参*是官员的称呼,一个官级,应该说做到参*这个级别,这是高官了,这位姓商,商公。“时年六旬有二”,大家看这个年龄,62岁,也不年轻了,我们今天60岁,男士已经退休了,他这个是六十有二,还在工作,而且是一个高官。罗天益这几句话,跟我们以前的医案一样,把什么指出来了呢?把患者的身份,身份是当官的。当官的有什么特点呢?操心,容易肝气不舒,容易劳累。所以参*,这两个字,是一个官员,指出来他的职业背景;六旬有二,指出他的年龄,不年轻了。这个时候应该是正气有点不足了,“元有胃虚之证”,他本来是有胃虚之证,就是脾胃有虚弱。“至元己巳夏”,就是说这一年的夏天,在上都那住。“时值六月”,大家看,跟昨天的医案是一样的。这个阴历六月份,就是阳历的七月份,已经到了夏天了,这个天气应该热了。结果怎么样呢?“霖雨大作”,这个霖雨可不是一般的雨,不是说一场大雨,是连绵不断的雨叫霖雨,这个雨连绵不断,连日不止,这是整个环境,有湿,湿气很重。大家能知道,想象得到,湿气重,还有点寒。“因公务劳役过度”,这个时候又特别累,上级可能下了什么任务,朝*有什么事儿,所以特别累,劳役过度。然后饮食又失节,因为特别忙,所以导致饮食失节,没法正常吃,晚上皇帝大宴群臣,你跟着吃,吃多了。早晨起来上朝早了,可能又没吃上饭,所以饮食失节。那么导致什么后果呢?每天早晨则脐腹作痛,就是肚脐这附近,肚子疼,每天早上都疼。然后肠鸣,咕噜咕噜里面叫,自利,就跑厕所去泻去了。每天早晨要泻那么一两次,才稍稍的安定下来。那么其他的症状,“不喜饮食”,就是不喜欢吃东西,胃口不好。“懒于言语”,说话没劲,不想说话,整个人是慵懒状态的,“身体困倦”,身体没有力气。我讲到这,我觉得很多朋友会有感触的,很多朋友都这个状态,身体没劲,不爱说话,困倦不堪,很多人现在是这个状态。不喜饮食,没胃口,这是这个人正气不足,如果到了夏天,确实容易如此。这个时候就很难过了,为什么呢?你的公务还忙,你是参*啊!所以怎么办呢?必须找人治,找罗天益来治,罗天益是御医呀。罗天益来治,一诊脉,“脉沉缓而弦”。那么他身体的问题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罗天益就给分析了。各位我们如果天天跟着罗天益这么分析,我觉得一般情况下,我们碰到的患者,我们也会分析。罗天益怎么说呢?“参*以年高气弱”,这位首先年龄很大了,正气不足了,正气不足的时候,“脾胃宿有虚寒之证”,脾胃阳气本来就不怎么足,又年龄很大了。“加之霖雨”,加之阴冷的雨天天下,又“劳役饮食失节”,又累,饮食又没吃好,这叫什么呢?“重虚中气”。这个字读重(chong),就是一次两次三次,不断地因素一起叠加,虚,就是把中气给搞虚了。这个时候罗天益引用经典“《难经》云:饮食劳倦则伤脾。”大家知道饮食混乱,饮食不节伤脾胃,劳倦也伤正气,也伤脾。“不足而往,有余随之。”这个不足是什么呢?不足是正气,有余是什么呢?有余是湿气、寒等等容易来。您只要是正气不足,那邪气一定是随之而来的,所以正气不足和邪气有余,一定是在一起的。“若岁火不及,寒乃大行”,就是如果这个年份,又赶上这个年份,火气不旺,寒乃大行,寒气一定会更重。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老百姓“民病骛溏”,什么意思呢?老百姓就容易病腹泻。所以这是用了什么呢?这是用了五运六气的思路。今年的主气,什么气当令,什么气司天,什么气在泉等等,因为五运六气的这种变化,导致今年的岁气哪个占主要的。这个时候在这种格局下,老百姓容易得什么病。在我们这次疫情里面,早在疫情发生之前,有很多中医就推算出来,说今年容易有瘟疫发生,根据什么呢?就根据《*帝内经》五运六气的推算方法。这位确实是这样,今年特别凉,这位本来平时脾胃阳虚,又加上天天下雨,导致会生这个病,腹泻。具体的表现是“脾胃正气不足,肾水必挟木势,反来侮土”,这个跟上次讲的那个是一样的,欺负脾胃,水湿重,然后阳气不足,寒湿来欺负脾土,导致脾土崩溃,所以他会不断腹泻。所以罗天益引用《*帝内经》的话,昨天我们讲过,“薄所不胜乘所胜也”,这个上次讲过什么意思。它就欺负它所克的这个脏器,而且反侮克制它的脏器。这个病怎么样呢?“此疾非甘辛大热之剂,则不能泻水补土”,虽然夏暑之时,本来夏天的时候,我们用药用热远热,夏天特别热的时候,尽量少用热药,但是这位不行,今年年份特殊,而且他的病情确实如此。所以怎么办呢?我们就暂时根据现在患者的情况,我们来处理吧,所以“《内经》云:寒淫于内,治以辛热。”这个方子怎么办呢?要温热的方子,“干姜、附子辛甘大热,以泻寒水,用以为君。”用干姜、附子,跟上次讲的方子一样。大家一想,中医太简单了,碰到寒的就干姜、附子上吧,说简单也确实简单,但是如果想讲的复杂点,这里面是有学问的,怎么回事呢?李东垣他的老师张元素,洁古老人他创造了这么一个模式,所以用这个模式来教李东垣,李东垣教罗天益,他们这个学派的特点。他是这样的,他搞一个用药法象,就是用药怎么用,把这个药分为几类,几类对应什么呢?对应一年的四季,包括长夏,一共是五个阶段,对应这四季。然后观察天地,气机升降,寒热的这个状态,把这个药归入到一年四季的格局里去。他在看病的时候,他看你的身体,应该现在处于哪个阶段,病态的处于哪个阶段,哪个季节,我应该用什么季节去调,把你归入到哪一个正常的季节里去。这是他的用药特点。所以他的药分成这么几类,哪几类呢?给大家随便聊聊,大家了解一下这个学派。第一类,风药,风升生,第一个升是往上升的意思,第二个生是生命的生,就是生机的生。这个风升生对应的是什么呢?对应的就是春天。那么什么类药归到这里面去呢?他说:“味之薄者,阴中之阳,味薄则通”,所以这个气往上走,这个药物的药性是往上升的,对应春天,具有风的特点,能往上升,然后有生发的。哪些药呢?比如他们用的风药,防风、升麻、羌活、独活、柴胡、前胡、葛根、威灵仙、细辛,像白芷、桔梗、牛蒡子、藁本、川芎、蔓荆子、秦艽、天麻、麻*、荆芥穗、薄荷等等,这些药归入春天类的风,升,是往上升的升,第二个是生机的生,是这一类药。如果这个患者身体需要进入一种春天格局的时候,生发格局的时候,往往会用上这些风药。这是第一个。那么第二类叫热浮长。对应夏天,夏天的时候天气热,所以浮是浮动的浮,浮起来,飘起来,长是生长,对应夏天的格局。这些药是什么呢?“气之厚者”,气为厚,“阳中之阳”,纯是阳的,“气厚则发热”,辛甘温热是也。有这样的热浮长对应夏天格局的有哪些药呢?附子、乌头、肉桂、桂枝、木香、丁香、白豆蔻、草豆蔻、益智仁、川椒、干姜等等,这些都是热性的药。当身体需要进入夏天格局的时候,他用这些药来使用上。还有什么呢?湿化成,湿化成对应什么?对应长夏,对应四方,对应中间,湿化成是什么呢?补脾土的药,人参、*芪、甘草、当归、熟地、半夏、白术、苍术、桔红等等,这些药,这是助脾胃、助气血它放在中间,湿化成。就像一年四季对应长夏一样。接着的法相叫燥降收。干燥类的药,凉的,要降收,往下降的,对应秋天。这一类药比如说茯苓、猪苓、泽泻、滑石等等,往下泻水湿的,主降主收的,有天门冬、麦门冬、犀角等等,他归到这里面,燥降收,对应秋天格局,“气之薄者,阳中之阴”,从阳开始转阴了,“气薄则发泄”,所以辛甘淡平寒凉是也,这是这类药。然后寒沉藏,对应冬天。寒冷的时候,沉,收藏的。这些药都是一些凉药。什么大*、*柏、*芩、*连、石膏等等,这些都是凉的药,进入冬天格局的。所以这叫用药法象,也就是说,他们把这个药分成若干大类,这个类里面对应四方,对应一年的四季,对应气机的升降沉浮。当人的格局出现逆乱的时候,他就根据这个,让你身体进入春天的格局,夏天格局、秋天格局和冬天格局。这一位患者,参*商公,这位患者现在什么格局呢?他身体寒冷阴冷,是冬天的格局。冬天格局怎么样呢?我们应该让你进入夏天格局。所以他用药用的都是夏天的药,让你进入夏天格局的药,用的都是夏浮长,那一类里面的药,所以用干姜、附子。所以有的时候,你学中医会觉得很好玩儿,中医有各种各样的模式,像他们这一学派的模式,是调人的四季的,就是你身体进入不同状态,他跟你把状态对应四季,如果对应的是对的,那您身体是健康,您对应错了,不是这个季节,您出这个季节的事儿,那人家帮你调过来。像这位身体不正常的进入一种寒的格局里面,那怎么样?变成夏天格局吧,于是用干姜、附子,叫“辛甘大热,以泻寒水,用以为君”。“脾不足者,以甘补之。”这是用的什么工具呢?用的是湿化成的格局。就是我让你脾土能够生成,因为脾土是我们身体的根本,所以用人参、白术、甘草、陈皮,“苦甘温以补脾土”,这是根本。“胃寒则不欲食,以生姜、草豆蔻辛温治客寒犯胃”,外来的寒邪伤了脾胃了,用什么调理呢?用热的,生姜、草豆蔻,这也是调夏天格局的,这个药归在哪呢?归在夏天格局里面的药,所以它这个用药很有意思。用“厚朴辛温厚肠胃,白茯苓甘平助姜附”,这个白茯苓祛湿气的,祛湿气健脾,祛湿气放在哪个格局里边的呢?这是秋天的格局,叫燥降收。所以它是夏天格局为主,配点什么?配点长夏的补脾土的,配点秋天的格局,配一点。主要调的格局,还是让你进入夏天的格局,其他都是辅助的。然后配点白芍药,白芍药干吗呢?这个白芍药大家知道,他是为官之人,特别操劳,肝气不舒,白芍是柔肝的,所以这里就用了一点药,来帮助柔肝敛肝,不要肝气不舒太厉害了。罗天益的话说,“补金泻木以防热伤肺气为佐”,这是他的讲法,实际上这个白芍,在腹泻的患者里面,它主要是柔肝的。因为我们的腹泻,往往跟情绪不好有关,跟压力大有关,这是一个致病因素。你放白芍,敛肝柔肝,疏解肝气的郁结,这样就让腹泻情况会减少很多,这个是中医的思路。这个方子叫附子温中汤,专门治受到了寒邪,就是阳气不足的人,受到寒邪,然后怎么样呢?腹痛自利,肚子疼,泻肚子。米谷不化,泻出来的大便,完谷不化,有不消化的食物。脾胃虚弱,不喜欢饮食,懒言语,困倦嗜卧。正气被伤了,阳气不足,所以越陷越虚这种情况。那么这个方子,我把这个格局给大家这么一讲,大家可能会理解明白,这个方这么用的。(具体药方点这里查看→夏天治寒证,该用热药也得用
讲讲补土派的脾胃学说)这个方效果怎么样呢?“不数服良愈”。就是没服几次药,这个患者病就好了。这个就是罗天益功夫很深,给人看病,基本上几副药就见效,所以这个是很厉害的。那么这个效果跟我前边讲的张锡纯是一样的,古代医家这种名医级别很高的,人家开方非常有思路,而且用药特别清晰。像他这个最大特点是什么呢?就是今天我讲的,他们这个学派,实际用药不是瞎用的,他是一本《内经》,就是按照《内经》里面的治法,然后他把这个药物归入到一年四季的格局里面去,他在看病的时候,他看的是你身体处于什么格局,这个很有意思,应该处于什么季节里面去,你这个季节应该是不对的。现在是冬天,我怎么帮你调到夏天、长夏,进入到这个状态来,怎么调呢?我把夏天格局的药拿出来,帮您扭转身体的状态,所以他用药这种法象特别有意思,这个学说现在用的人并不是很多,中医可能用类似的原理。但是像他这么讲的人,确实不多,因为这是张元素的发明,张元素他创造这么一套系统,这套系统他教李东垣,李东垣就被誉为国医,大家说国医,治病就如神了,教罗天益,罗天益成御医了,最好的医生,马上被选到皇宫里去了。所以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理论。那么您说中医有没有趣?有趣。中医里面有太多太多的宝藏,还没有被完全挖掘出来。我觉得像用药法象,可以作为很多中医爱好者,学中医一个入门的课程,大家可以去了解,这些中药根据它的性味,应该归入什么?是往上升的还是往下降的。归入四季里面,哪一季节去,怎么使用。这个应该有机会学习一下,非常有意思的一个学说。大家如果有机会,也可以把张元素,他的书拿来看一看。其实张元素写的书特别薄,非常薄的一本,但是在中医历史上地位很高,很多人论述中药的时候,都要讲张元素怎么说的,李东垣怎么说的,都要讲他们师徒是怎么讲的这个药。因为他们的药,把这个列入四季格局里面去以后,他用药特别精准,对药有一些特殊的体会,这些体会是对中药应用内容的一种丰富,在过去是没有这么多内容的,人家给丰富上了。所以人家是中医大家,是记入历史的中医大家,这个有机会大家可以了解一下。各位亲爱的朋友们,今天这个医案我们就聊到这,非常感谢大家收听,各位亲爱的朋友们,再见!
上期回顾
天气热,湿气重,更要注意别受寒!
补土派语音文字复习(←点击即可阅读)
语音文字◎罗大伦
编辑◎紫叶
罗博士的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