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灵仙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外用中药止痛须辨证定位 [复制链接]

1#

筋骨伤痛、风湿痹痛、外感身痛等疾病引起的疼痛,是临床常见的证候,药理研究表明,许多中药外用对人体有镇静、镇痛和麻醉功效,从而有效发挥止痛作用。但临床观察发现,外用中药止痛时,须辨证定位,方能事半功倍,效如桴鼓。根据笔者体会及先贤经验,介绍如下。

1.

按照中医辨证施治原理,辨证选择止痛中药

活血止痛可选用丹参、泽兰、三七、乳香、没药、三棱、元胡、红花、桃仁、灵脂、郁金;

行气止痛可选用青皮、佛手、木香、乌药、柴胡、陈皮;

通络止痛可选用全虫、蜈蚣、甲珠、地龙、路路通;

祛风止痛可选用防风、白芷、荆芥、白附子、白僵蚕、全虫、细辛、天麻;

胜湿止痛可选用苍术、木瓜、羌活、五加皮、苍耳、防已、木通;

温经止痛可选用川乌、草乌、附片、肉桂、干姜、细辛、藁本、小茴香;

清热止痛可选用银花、连翘、*柏、*芩、*连、蒲公英、冰片;

凉血止痛可选用赤芍、丹皮、紫草;

开窍止痛可选用麝香、沉香、樟脑;

温阳止痛可选用巴戟天、杜仲、川断、狗脊、骨碎补;

养阴止痛可选用鳖甲、桑寄生、女贞子;

益气止痛可选用*参、*芪、白术、甘草;

补血止痛可选用当归、白芍、牛膝、鸡血藤、夜交藤。

2.

结合病位选择止痛中药

在辨证施治的同时,要提高临床止痛效果,还须结合定位,才能获得好的疗效:如颈项痛用葛根、羌活;肩臂痛用姜*、羌活、独活、桑枝;上肢痛用羌活、桂枝;下肢痛用独活、木瓜、怀牛膝;上下肢痛用威灵仙、秦艽、络石藤;腰痛用杜仲、牛膝、川断、桑寄生、秦艽;脊骨痛用狗脊、鹿角胶、杜仲、牛膝;尾骶骨痛用杜仲、牛膝、补骨脂;膝关节疼痛用牛膝、独活、白芷;胸部久痛如刺用丹参、红花、元胡、木香;胸部胀痛用柴胡、枳壳、香附、白芍、乌药。

中医认为

疼痛多为气滞血淤,经络受阻,气血不畅(即不通则痛)或阴阳气血不足,肝肾亏虚,筋骨失养(即不荣则痛)所为,在辨证施治及定位的基础上,根据疼痛部位、性质,配伍活血化淤、通经活络、温经散寒、滋补肝肾、益气养血、养筋濡脉之剂等外用,可收到良好止痛效果。

基层风采

欢迎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