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灵仙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保洁阿姨传授的腰痛秘方 [复制链接]

1#
复方卡力孜然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501/6204497.html

导读

昨天同事来买乌梢蛇,我很诧异的问她,买去做什么?她的回答是“她妈妈吃这个炒鸡蛋对腰疼特别好用,上次吃了50g,陈年的腰痛就一点不疼了,再买一些送给亲属,然后母亲也在吃点!"我其实挺惊讶的,知道乌梢蛇可以祛风湿可是没想过这一个药治腰痛会如此神效,我当时在想一定是个例!后来同事说这个方法是保洁阿姨传授给他的。然后上天安排我和保洁大姨在不到十分钟内就相遇了,赶紧请教乌梢蛇炒鸡蛋这个方法有多少治愈案例,据大姨介绍,她也是别人告诉她的,然后吃了几十克还真好了,然后通过她又告诉了十数人都痊愈了,暂时还没遇到不管用的,她外孙子和她一起吃,面部痤疮都很快好了!!!今天赶紧和大家一起学习一下乌梢蛇这个药吧

乌梢蛇(《药性论》)

乌梢蛇为游蛇科乌梢蛇Zaocysdhumnades(Cantor)除去内脏的全体。

主产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等地。于夏、秋二季捕捉,剖开蛇腹或先剥去蛇皮留头尾,除去内脏,干燥。去头及鳞片,切段生用、酒炙,或*酒闷透,去皮、骨用。

药材性状:气腥,味淡。以身干、皮黑褐色、肉*白色、脊背有棱、质坚实者为佳。其炮制品名称有:乌梢蛇、乌梢蛇肉、酒乌梢蛇。

乌梢蛇因背鳞以黑色及褐色为主而得名,故有乌、黑、青诸名。

《药性论》称“乌蛇”,《开宝本草》载:“乌蛇,……背有三棱,色黑如漆”,又称“黑梢蛇”,后世诸家本草均沿袭此法命名,如剑脊乌梢(《本草衍义》)、黑花蛇(《本草纲目》)、乌峰蛇(陈义《动物学》)、青蛇(《现代实用中药》)、乌风蛇[生物学通报,,(2):5]、黑乌梢(《四川中药志》)等。别名有剑脊蛇(《中药志》)、三棱子(《四川中药志》)。

本品始载于《药性论》,云其“治热*风,皮肤生疮,眉须脱落,瘑痒疥等”,《开宝本草》云:“主诸风瘙瘾疹,疥癣,皮肤不仁,顽痹”,《本草元命苞》云“医疠风病眉毛脱落,治风瘫行步艰辛”,可见早期对本品的功效认识偏重于祛风止痒,治疗皮肤疾病,后来才逐渐认识到本品有很好的祛风湿、舒筋活络的功效。

《本草纲目》就已经认识到本品与蕲蛇的异同,谓:“功与白花蛇(即蕲蛇)同而性善无*。”此后对本品的祛风湿作用逐渐有了明确的认识,如《雷公炮制药性解》谓其“专主去风,以理皮肉之症”,《本草备要》谓其:“去风湿”,《本草求原》谓其:“入血散风”。近代本草逐渐总结了本品具有祛风湿,通经络,止痉,祛风止痒,攻*等功效。

味甘性平,归肝、肺、脾经。

其功效和临床应用与蕲蛇相似,而药力稍弱,常作为蕲蛇的辅助药,可加强蕲蛇祛风通络,定惊止痉的作用。

一、风湿顽痹,中风半身不遂

本品性善走窜,能搜风邪,透关节,通经络,常用于风湿顽痹,日久不愈,筋脉拘挛,关节不利,肌肤麻木。可以单味泡酒服,治顽痹瘫缓,挛急疼痛,

如《本草纲目》乌蛇酒。亦常随证配伍,如偏寒者,配麻*、桂枝、威灵仙等祛风散寒通络,偏热者配秦艽、地龙、络石藤等祛风清热通络;

治风痹,手足缓弱,麻木拘挛,不能伸举者,配全蝎、天南星、白附子等祛风通络之品,如《太平圣惠方》乌蛇丸。

现代临床用乌梢蛇配伍桂枝、白芍、羌活、独活、当归、川芎、蜈蚣、桃仁等药,治风湿热游走性关节炎例,全部有效,其中痊愈例,好转18例[中外医学研究,,9(4):30];另有报道乌梢蛇配牛膝、狗脊、骨碎补、制川乌等,结合中药外治,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例,总有效率93.06%[现代中医药,,27(4):44]。

本品因其搜风通络之功,临床亦用于中风,口眼斜,半身不遂,常配通络、活血之品。本品不仅搜风通络,还有一定的强壮起废的功效,用于小儿麻痹症,下肢瘫痪尚未畸形者,可以取乌梢蛇焙干研末,*酒送服;也可以用于病后或产后虚弱,贫血,神经痛,下肢麻痹,痿弱,步履艰难,乌梢蛇1~2条,浸泡于高粱酒内10~15天,每服5~10ml,每日2次(《食物中药与便方》)。

此外,乌梢蛇还常用于骨质增生、坐骨神经痛的治疗。

二、小儿惊风,破伤风

本品入肝经血分,善于搜风而定惊止痉,治小儿急慢惊风、癫痫,可与麝香、皂角或天南星、白僵蚕、全蝎等开窍、祛风、涤痰、止痉之品同用。治小儿治破伤风之抽搐痉挛,角弓反张,多与蕲蛇、蜈蚣配伍,如《圣济总录》定命散。

三、皮肤病

本品善行祛风而止痒,用于麻风,风疹瘙痒,湿疹,疥癣等多种皮肤病。

治燥麻风,遍身如癣,其痒不可忍,与元米酿酒服,如《秘传大麻风方》一扫光酒;治麻风,可配白附子、大风子、白芷等为丸,如《秘传大麻风方》乌蛇丸;治干湿癣,配枳壳、荷叶为散,如《圣济总录》三味乌蛇散;治紫白癜风,配防风、天麻、白蒺藜、熟地*等泡酒服(《太平圣惠方》)。治风疹瘙痒,可与荆芥、蝉蜕、白蒺藜配伍,也可与养血活血祛风之当归、赤芍、牡丹皮等药配伍。如用乌梢蛇配*芪、当归、刺蒺藜、制何首乌、桃仁等药养血润燥,活血祛风止痒,治疗老年顽固性皮肤瘙痒症27例,总有效率为92.6%[中医药学报,,30(3):29]。

本品还可治瘰疬、恶疮。《食物中药与便方》记载用乌梢蛇肉焙燥研细末,炼蜜为丸,内服,治虚弱儿童,颈间淋巴有小核,或肺门淋巴结核。

煎服,6~12g;研末,每天服2~3g。或入丸剂、酒浸服。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血虚生风者慎服。

一、化学成分

本品含赖氨酸、亮氨酸、谷氨酸、丙氨酸、胱氨酸等17种氨基酸,并含果糖-1,6-二磷酸酶,原肌球蛋白等。还含有核苷类成分及锰、铁、钙、镁等微量元素。

二、药理作用

乌梢蛇水煎液和醇提取液有抗炎、镇静、镇痛作用。

乌梢蛇血清有对抗五步蛇*作用。对孟加拉眼镜蛇*、白眉蝮蛇*及莽山烙铁头蛇*3种蛇*均具有解*作用[蛇志,,18(3):]。乌梢蛇的血清中含有抗出血因子的抗蛇*活性成分,该抗出血因子不仅在体外试验表现出强的中和出血*素的活性,而且在体内试验中亦表现出对中*小鼠良好的治疗作用,因而可能成为新的抗蛇*药物有前途的原料[动物学报,,52(6):]。、

三、临床新用

1.治疗皮肤病乌梢蛇制成止敏片(每片重0.3g)治疗各型荨麻疹41例,慢性荨麻疹每次5~8片,其他类型荨麻疹每次5片,有效率80.5%;治疗湿疹、皮炎、皮肤瘙痒症、结节性痒疹及多形性红斑47例,基本治愈19例,显著进步21例[中医杂志,,(3):]。另有报道,用乌梢蛇肉g,加水ml浓煎,每次服50ml,日3次。治疗皮肤瘙痒症47例,治愈46例[江西中医药,1,(2):67]。

2.治疗麻木症用加味止痉散(全蝎12g,蜈蚣12g,天麻24g,防风24g,乌梢蛇20g,土鳖虫20g),共研细末,每次4.5g,每日3次,温开水冲服。共治40例,显效27例,有效9例,4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0%[世界中医药,,3(5):]。.

3.治疗臁疮先用*柏水煎液外洗疮面,然后根据疮面大小,取臁疮散(乌梢蛇、珍珠粉、冰片按3∶2∶1比例加麝香少许,研极细粉末,装瓶备用)适量撒于疮面,厚约1mm,用纱布覆盖并加压包扎,隔日换药1次,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46例,经1~5个疗程治疗全部治愈,随访3年均无复发[中国社区医师,,7():36]。、

4.治疗带状疱疹用复方蛇蝎散(全蝎10g,乌梢蛇12g,白花蛇2条,蜈蚣4条,地龙10g,红花10g,当归20g,冰片5g。研细末,用75%乙醇浸泡48小时后即可应用)外敷带状疱疹,日外敷4~6次,连用5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12例,治愈10例,有效2例,治愈率为80%,平均治愈时间为5天[中医外治杂志,,10(1):50]。

5.治疗脂肪肝用五虫方(水蛭、蜈蚣、全蝎、乌梢蛇、僵蚕、蚕蛹)共研粉末(或将粉末装胶囊),每次20g,每日3次,温水送服。以1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全部病例在治疗前2周停用其他降脂药物。共治疗例,治愈39例,显效38例,有效34例,总有效率为86.7%[辽宁中医杂志,,33(1):41-42]。

6.治疗骨关节结核

乌梢蛇去头、皮后研成细末,*酒冲服,每次3g,每日3次,连服5周为1疗程。共治疗58例,痊愈46例,有效8例,无效4例[四川中医,0,(4):44]。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