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灵仙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临床门诊中遇到的妇科病 [复制链接]

1#

导读

上周二上午,一个患者大姐给我介绍了这个姐姐,她是乳腺增生症,宫颈糜烂三度。患者来诊时没说话,通过四诊我主动说出了她的病症,建立了信任关系。然后她开始介绍自己的病情,左侧胁肋部至腋下疼痛剧烈,小腹疼痛,下阴有烧灼感。一次治疗后胁肋部疼痛减轻七八分,小腹部亦明显好转。某医院建议手术,本来打算第二天去沈阳手术,治疗后决定取消手术预约,保守治疗。这篇文章是我的一些治疗思路和关于乳腺增生的一些学习笔记。(治疗过程在后文)

其实正常乳腺增生症和宫颈糜烂都是不需要手术的!而且从西医的病理上看,这两种疾病的行成原因都是雌激素的分泌紊乱。

先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乳房和宫颈的结构,还有这些病态结构形成的原因。

乳房主要由结缔组织,脂肪组织,和乳腺组织构成,其中乳腺组织又包括腺泡,乳腺导管和乳腺小叶。

这个腺泡是负责分泌乳汁的,乳腺导管是运输乳汁的,他们一起组成乳腺小叶,很多乳腺小叶连在一起就是乳头。

女性身体里都有两种激素,就是雌激素和孕激素。雌激素的功能很单一就是让乳腺组织生长,孕激素就很智能了,当乳腺组织生长不足时他促进生长,当乳腺组织生长亢进时她抑制生长。

但是如果雌激素太多,孕激素就会反被抑制。

乳腺增生就是雌激素分泌异常造成的。

同样宫颈糜烂也是雌激素分泌异常造成的,宫颈糜烂听起来吓人,其实它不是一种病,是一种生理现象,又叫做宫颈柱上皮异位。

那生活中有哪些因素会导致雌激素分泌异常呢?

首先是精神因素,情绪不稳定,爱生气是一大主要原因!

再有就是吃了太多雌激素食品,比如炸鸡啊,因为现在的鸡出笼时间很快,吃的饲料基本都是雌激素。

还有就是不合身的内衣,和丰胸保健品。

那如何调理治疗呢?

该说不说这时候还得中医上阵。西医并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

我先介绍一下在这个病例中我的治疗过程。

?一诊的治疗过程:

→直接从患者的痛症入手,循经取穴,取双行间,太冲,照海,三阴交,关元,中渚,留针三十分钟,针后疼痛减轻大半。

因为患者介绍自己妇科的问题,所以拔针之后我想为患者做一下委中穴放血。果然委中穴附近都是静脉淤滞。

→所以委中穴附近,火针放血。

→中药:我是用的沈氏女科温胆汤化裁加减。本来是想用龙胆泻肝汤加减,但是患者描述之前吃一个药,吃了不舒服。我看了下药的成分,多是梳理肝气,考虑可能是下焦有瘀血,肝气不能调达。所以我用了沈氏女科的方子,稳中求进,先给邪气出路。

二诊时患者只有腋下还有些许疼痛,小腹疼明显好转,下阴烧灼感消失。

针灸:取穴为行间,太冲,照海,三阴交,关元,天枢,内关。拔针后胁肋部疼痛只是隐隐能感觉到,自诉之前能用手摸到的乳房肿块,已经不明显。

拔针后,在腰背部,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太阴肺经刮痧,手部和手臂出现很多黑色的痧。观察其腰骶部有很多小青血管显露,所以在腰骶部有小青管处放血。

治疗后,感觉轻松很多。

三诊,取穴同上,

用患者原话形容“这两天可好了太多了”。只是觉得腰骶部偶尔会觉得不舒服。

患者一直有腰痛,在接下来的治疗里会帮助患者把腰骶部的瘀血都清理一下。

有一句话说西医治的是人的病,而中医治的是病的人。仔细考虑一下真的太有道理了。比如治疗中的委中穴放血,腰背部刮痧,腰骶部放血,还有这个针灸,中药。这些手段都是从整体的角度改变她的身体状态,促进身体的自我恢复!而不是针对于某一个病。

一起来学习一下老前辈们都是如何治疗的!

我们从年至年采用理气散结、化瘀散结、祛痰散结、疏风散结、解*散结等法治疗乳腺增生例均获痊愈,现介绍于下:一、理气散结法:(共治例)证见乳房结块,块形漫平,肤色正常,质地较为坚硬,表面光滑,边界清楚,活动度大。乳房胀痛,胸憋脘闷,烦躁易怒,失眠多梦。生气后症状加重。舌红苔白,脉弦。治则理气散结,方用十六味流气饮化裁。案例:张某,女,40岁。年6月18日初诊。3个月前即觉乳房胀痛,生气则重,并触及到肿块。烦躁易怒,胸憋脘闷。经我院乳房摄片报告:双侧乳房腺管密度稍增高,乳后间隙存在,乳内未见明显块影及钙斑,乳头不凹陷,余(-)。印象:双侧乳腺增生。查体:眼观肤色正常,触之肿块漫平,质地较坚硬,表面光滑,边界清楚,活动度大。舌红苔白,脉弦。方用十六味流气饮化裁:当归、川芎、赤芍、槟榔、白芷各10克,乌药、防风、枳实、桔梗、紫苏梗各6克,厚朴、生*芪、广木香各15克,炙甘草、肉桂各4克,栝蒌、金银花各30克。5剂药后症状减轻,肿块缩小,舌脉同前,前方去槟榔、枳实加穿山甲、王不留行各15克。20剂药后诸症消失,X线摄片复查肿块平复。二、化瘀散结法(共治例)证见乳房肿块,呈节结状,中等硬度,触之活动,边界清楚,肤色正常,乳房时有刺痛。月经后期或闭经,色黑有瘀块。舌绛苔白,脉紧。治则化瘀散结。方用加味神效栝蒌散。案例:马某,女,35岁。年8月24日初诊。胸胁胀满,乳房刺痛,经期前、后疼痛加重。以左侧为主,左侧腋下淋巴结肿大约蚕豆大,触之乳内有结块,表面光滑,移动性大。月经后期行经不畅,有血块。舌绛苔白,脉紧。我院乳房摄片报告:左侧乳房乳腺管行走扭曲,显示密度增高,乳内未见明显块影及钙斑,乳后间隙存在,乳头不凹陷,余(-)。印象:左侧乳腺增生。投加味神效栝蒌散:全栝蒌、当归尾各20克,制乳香、制没药、乌药、红花各6克,王不留行、苏木、穿山甲各15克,丹参、夏枯草各30克,计服22剂。症状完全消失,肿块平复。本院X线报告:两侧乳房等大、对称,密度均匀,未见肿块阴影,乳内脂肪线清楚。三、祛痰散结法(共治例)证见乳房结块,行散于整个乳房内,形态多样或如鸡卵,或如棱角,或像棋子,质中等活动度大,月经期乳房发胀。胸闷烦热,眩晕,手足心热,饮食减少,食后腹胀,舌红苔白,脉滑。治则化痰散结。方用贝母栝蒌散加减。案例孟某,女,43岁。年4月18日初诊。月经紊乱,乳房胀痛,全身潮热,手脚心发热8个月余。近两月乳房内结块增多,疼痛加重。检查:乳房肤色正常,触之有块,形如鸡卵,左侧多于右侧,表面光滑。心情烦躁,不思饮食,昡晕,全身滞重。舌红苔白稍腻,脉滑。方用贝母栝蒌散加减:川贝母、全栝蒌各30克,桔红、天冬、海浮石、白术各10克,夏枯草、海藻、花粉、生苡米、地骨皮各15克,皂角刺、香附各6克。5剂药后,症状减轻,纳食增加。唯肿块未见明显缩小。舌红苔白,脉弦,前方加穿山甲、王不留行各15克。另加芒硝50克,每晚用开水多半脸盆,将芒硝溶化后用毛巾蘸药液热敷双侧乳房,凉后再热,每次10min。经治半月,症状消失,肿块已触不到,原方加三倍量剂丸一料,每丸10克,每日早晚各1丸,以巩固疗效,经2年随访,病未复发。四、疏风散结法(共治例)证见乳房结块,多为双侧乳房发生多个大小不等肿物,边界散漫,质硬而不坚,刺痛,双侧腋下疼痛。月经不调,头痛眩晕,月经期往来寒热。全身酸痛,痛无定处,胸胁及四肢瘙痒。舌红苔白脉浮紧。治则疏风散结,方用自拟消癖汤。案例王某,女,37岁。年10月7日初诊。乳房憋胀刺痛,双侧腋下疼痛已半年,并伴有头晕眼花,胸背及四肢瘙痒。月经前期,量多,月经期往来寒热。患者面色不华,四肢可见散在丘疹。双侧乳房均可触及肿块,按之疼痛难忍,舌红苔白,脉浮紧。我院X线报告:乳房增大,结构紊乱,呈密度不高团块。印象:乳腺增生。方用自拟消癖汤:白芷、防风、归尾、乌药各20克,北细辛、防已、莪术各6克,赤芍、桔叶、威灵仙各15克,栝蒌、柴胡、紫草、苦参各10克。15剂药后,病情明显好转,守方调治月余,症状完全消失,X线复查和前片比较乳腺均匀,结构正常。五、解*散结法(共治例)证见乳房结块,肿硬疼痛,肿块较大,肤色正常,抚之灼热,稍触即痛,乳晕发红,有的伴有乳衄。心烦失眠,头晕目赤,口渴引饮,咽干舌燥,大便秘结,小便赤短。舌红苔*燥,脉数。治则解*散结。方用加减五味消*饮。任某,女,42岁。初诊年6月14日。患者面色潮红,乳房胀痛,触之肿块较大,左侧约6×7cm,右侧约直径6cm,皮肤灼热,乳晕发红,挤压有血样分泌物。心烦失眠,头晕目赤,口渴引饮,咽干舌燥,大便秘结,小便赤*。舌红苔*燥,脉数。某医院乳房摄片:左侧乳房较右侧乳房密度增高,左侧乳房内可见密度增高的阴影,余(-)。印象:双侧乳腺增生。方用加减五味消*饮: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当归各30克,赤芍、牛膝、红花、穿山甲各12克,天门冬、酒大*各15克,木通、桔叶、地丁、王不留行各20克,龙胆草9克。5剂药尽症状大减。腹泻数次,头晕目赤,口渴咽干减轻,乳房胀痛好转,乳衄已止,舌红苔白,脉数。前方去地丁、红花、木通,加*药子、昆布各15克,并将龙胆草加至18克。5剂后,乳内结块已软,乳晕正常,疼痛消失。守方继服25剂,症状消失,X线复查,未见异常。针刺治疗乳腺增生的十一种手段:

(一)身柱透至阳穴法

临证可用26号4寸长针从身柱穴向下成30°角进针,贴近皮肤使针沿皮下缓刺入,直透到至阳,行泻法,每次留针1小时。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看疗效。

评析:

(1)吾临证常用此法治疗乳腺增生。如患者肝火太盛则酌加太冲;阴虚则酌加太溪;气血亏虚则酌加足三里、脾俞;月经不调则酌加三阴交。

(2)乳房位于胸前部,胸大肌和胸筋膜的表面。其上起第2?3肋,下至第6?7肋。内侧至胸骨旁线,外侧可达腋外线,乳头平第4肋或第5肋水平。而身柱与至阳穴正当乳房解剖界限之上限与下限之间。其临证用刺法,可有效通调两乳间失畅之气机。身柱穴临证常以之治疗痈疽疔疮为著,尤善托疮排*。身柱透至阳穴实际是起到了通调乳房部气机,托疮排*,软坚散结的功效。

(二)肝俞截根法

此法见于彭静山所著《针灸秘验与绝招》。

评析:乳腺增生症的针灸治法,或疏肝,或理气,或疏肝理气并用,皆可奏效。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彭氏通过肝俞一穴,疏肝而后理气,直指乳腺增生之疾根本所在,治疗上绝不拖泥带水,堪执治疗之牛耳。临证用之,其效甚著。

(三)针灸大家贺普仁的治法,则又另得其妙

在他眼中,乳癖之邪幻化成三种形象,分别治之。①肝郁气滞型:选足临泣治之。②肝肾亏虚型:选照海穴治之。③冲任失调型:选足临泣、照海穴治之。

评析:此法独具匠心,不直接以肝论治,而是以“胆”“肾”论治,颇有张士杰“援物比类”的味道。

(四)四关穴

太冲+合谷穴针刺法。

评析:《标幽赋》:“寒、热、痛、痹,开四关而已之。”太冲为肝经原穴,刺之可疏肝解郁;合谷亦为大肠经原穴,手足阳明同气,乳房原为足阳明胃经所属,刺合谷可调足阳明经经气,功同理乳间之气机。故临证刺四关是从疏肝理气来论治的。

(五)神阙穴敷药法(乳脐散)

评析:此种办法最后能制成成药,则为患者之福。

(六)内关+太冲穴针刺治疗乳腺增生症法(针刺时以内关穴为主)

评析:针灸治则有“心胸内关谋”之说。此方以内关为主治乳癖,以宽胸理气为先,疏肝为次,与四关穴治法性质相同。实有异曲同工之妙。

(七)天宗穴位埋线治疗乳腺增生法

评析:天宗穴与乳房相对,此法颇有阴阳互治之意,亦包含有医学哲学之妙理,其治病格调之高,值得业针者反复回味之。

(八)鱼际穴温针灸治乳癖法

评析:此法治疗乳癖实巧。亦有宽胸理气之味道。鱼际为肺经之荥火穴,因肝属木,木为火之母,根据补母泻子法,实则泻其子,故肝木实,泻其荥。所以,针鱼际又具有疏肝解郁兼清肝火的作用。另外,灸法又可起到“气血不足可补之,经络不通可通之”的功效。故而,临证用鱼际一穴就可起到疏肝理气,活血通络的功效。

(九)天泉穴拍打刺络放血法

其方法是:取患侧天泉,双侧发病取双侧治疗。用清水或自配活血通络之液蘸后用手拍击天泉穴部位,约拍击百次后,穴位处即可出现紫红色大小不等的散在瘀血斑,然后以三棱针将此瘀血斑刺破放血数滴,10天治疗1次,一般连续3?5次即可。如络刺部位仍有瘀血斑时,则需继续治疗,直至拍不出瘀血斑,方停止治疗。

评析:天泉穴属手厥阴心包经,而乳癖多为情志所伤、经络瘀滞、气郁血结,久而化痰。故治应调气活血,化痰通络。络刺天泉可通阴阳所结之气,使气机通达,乳癖因而得消。

(十)第4腰椎旁开1.5寸寻找反应点针刺治乳癖

评析:此法是根据新针刺八字疗法基本原则,即“阴阳,平衡,相对,反应”这八字而治之。

(十一)传统针法

大多必取乳房旁侧之膻中、屋翳或乳根酌加配穴以治之。

评析:传统针法虽有一定之效,但相对于以上十种治法而言,其临证取穴太多。而且,乳房部位较敏感,还是尽量远端取穴治之最妙。

这是一段关于乳癖的讲课,让我们在一起学习一下!

我们行医一生,希望可以永远尽心尽力解人痛苦!

无愧良心。

疾病千万种,高压第一种,降压不规范,亲人泪两行。

大禹治水人皆知,其中医理谁人识

穴位注射法治疗高血压

高血压合并卒中的合理用药指导

可怕!8张动图揭秘高血压损害“血管内膜”全过程

徐文兵:为什么西方人制定出来的血糖、血脂、血压的指标要套到我们中国人身上呢?

连容川

随手打赏,福生无量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