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研究白癜风专家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488002.html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认识到用酒来炮制药物可以增加药物的疗效,即使在现在,中药房里的许多中药还需经过酒的炮制。《中国药典》收载的常用酒制中药50多种。因酒有温通血脉、行药势之功,在服用部分中药或中成药时,将会更好地发挥药物防治疾病的作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酒”系谷类和曲酿而成,其气猛烈、质清,具有治病强身的功效。而中药一般多系天然之品,*副作用少。用中药材泡制的药酒,有病可以医病,无病可以防病健身。古代即用药酒来预防瘟疫流行,如《千金要方》所说:一人饮,一家无疫,一家饮,一里无疫。”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提高,中药药酒的应用也更为广泛。
酒为什么会增加中药的疗效呢?
中医理论认为,用酒送服或用酒浸泡中药可借助酒的辛热之性,缓和药物的寒性以调整中药的性味,并且酒具有升提之性,可以引药上行,使药力迅速到达全身,以增强活血通络、祛风散寒的作用。
如丹参虽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但它性味苦寒,而中医认为血“遇寒则凝、遇温则行”,如果丹参用温酒送服或经酒浸泡后服用,可借助于酒的辛热之性,增强丹参祛瘀止痛、活血通经的作用。
又如川芎、当归、威灵仙、牛膝等活血通络、祛风湿止痛的药物,用温酒送服或经酒浸泡后饮用可借助酒的辛散走窜之功而更便于药物直达病所,更好、更快地发挥疗效
药酒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作用
1.药酒可使药力外达于表、上至于巅,使理气行血药物的作用得到较好的发挥,也能使滋补药物补而不滞。
2.有助于药物有效成分的析出,酒是一种良好的有机溶剂,多种不溶于水的中药成分都可溶解于酒精之中,从而被人体吸收。酒精还有良好的通透性,能够较容易地进入药材组织细胞中,发挥溶解作用,提高浸出速度和浸出效果。
3.药酒有很好的防腐作用。一般药酒都能保存数月甚至数年时间而不变质,这就给饮酒养生者以极大的便利。
药酒
治病养生,作用各异
酒中配入不同的中药材,药酒的作用也就各异,但大致可分治病药酒和养生药酒为两大类。
治病药酒是以治疗疾病为主的药酒。因为酒本身就有行血活络的功效,易于吸收和发散,再加上药物的作用,即可内服也可外用。此类药酒多具有祛风散寒、舒筋活络、止痛散瘀的功能。常见的有舒筋活络酒、追风药酒、跌打损伤酒、风湿骨痛酒等。
保健药酒是以补虚强壮、养生保健为主的药酒,主要是内服,其作用是滋补气血、温肾壮阳、强心安神、抗老防衰、延年益寿。常见的成品药酒如人参酒、十全大补酒、益春延寿酒、参桂酒、参茸酒等。
限量小酌,秋冬季最佳
饮用药酒时,凡属生冷、油腻、腥臭等不易消化以及有特殊刺激性的食物应尽量避免,以免影响药酒药效的发挥。服用季节以秋冬季最佳,服用时间以白天为好。同时药酒多宜温饮,以便更好地发挥药物的温通补益作用,迅速发挥药效。
药酒的最佳服用量,一般每天2~3次,一次10~30毫升为宜。不善饮酒者,如需饮用药酒,可先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增加到所需剂量,也可用冷开水稀释后服用。
药酒
有需要服用药酒治病或养生的朋友,可到胡庆余堂门诊部找吕中医生拟方配置。
吕中
主任中医师
年毕业于浙江中医药大学,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获医学硕士学位。医院、浙江大学医院工作,现为杭州胡庆余堂名医馆副馆长,浙江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外聘教授。擅长治疗脾胃、心血管、肾病、肿瘤及妇科月经失调等疾病。
坐诊时间
一门诊:周四全天
-